Read Full Paper

事故、自然災害、罷工、品質問題、機器故障……這類供應上的突發事件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必須經常面對的難題。供應管道多元化和需求/定價管理是兩個廣泛用於緩解這些難題的策略。

龔錫挺、趙修利和鄭少輝等研究人員研究了通過聯合定價與庫存控制來應對上述問題的更有效策略。他們考察了一家典型公司的情況。該公司產品需求具有隨機性且與產品定價有關,並有一家快速反應供應商和一家可能會發生隨機突發事件的常規供應商。他們的研究著眼於尋找最佳的採購和定價策略,並探討供應管道多元化和供應可靠性對企業、該企業的客戶及該企業各供應商的影響。

用於這項研究的模型具有幾個主要特徵,包括不可靠的供應商、多個供應管道、不同的備貨時間和運輸方式,以及定價與庫存管理的協調。

他們的研究證明,最佳庫存政策是簡單的再訂貨點策略,而最佳價格則是庫存量的遞減函數;在快速反應供應商完全可靠的特殊情況下,最佳庫存政策是基本庫存量策略,最佳定價策略是帶減價的價目表政策。此外,該研究證明公司及其客戶都受惠於供應管道多元化和更高的供應可靠性。它還說明了供應管道多元化對公司現有供應商的影響:如果售價是外生性固定的 (exogenously fixed),則引入額外供應商時,現有供應商總會受到負面影響;但是,如果售價是決策變量之一,則引入競爭對手時,現有供應商反而有可能受惠。他們還發現,供應商提高其自身的可靠性並非始終都能獲得更多的訂單。

本研究首次考量了有不同備貨時間及突發事件風險的多個不可靠供應商的公司,在聯合定價與庫存控制上的問題。它還首次分析了在動態及隨機環境中供應管道多元化和供應可靠性對供應鏈所有三方(公司、供應商和客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