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家族企業在世界許多地方都占主導地位,在美國,家族企業占標普500企業的35.4%,標普1500企業的45.6%。家族企業還日益受到學術界關注,但迄今為止,很少有人研究其融資選擇。

這種情況令人意外,陳泰元、Sudipto Dasgupta和餘揚新看到了在這方面深入研究家族企業的機會。

先前的研究發現尤其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先前的研究發現:由於家族企業的管理層與所有者之間利益衝突較少,因此代理問題不太嚴重,但是家族企業被認為更有可能盤剝小股東,比如隱瞞重要的公司資訊。

這兩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以不同於非家族企業的方式影響融資結構。作者提出這一觀點:透明會在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應對盤剝問題。

作者說:“盤剝有可能影響到家族企業的資金成本及其披露慣例和透明度的選擇。這說明,就任何給定的透明度而言,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的融資結構都會不同。

“此外,透明度的提高對家族企業應更為重要,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融資結構。”

他們按照透明度及其他因素,將標普1500中的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配對,用數百對企業檢驗上述觀點。他們還把範圍縮小到標普500企業,因為企業規模是透明度的重要決定因素。

他們發現,首先,家族企業的債務到期結構比非家族企業短,杠杆率更低,說明家族企業面臨更嚴重的代理問題,這是由外部投資者與內部控股股東之間的衝突引起的。

他們還發現以下論點有著堅實的依據:透明度對家族企業的有利程度甚於非家族企業。特別是在標普500企業中,他們發現,與配對的非家族企業相比,透明度為家族企業另行平均提高債務到期期限3.84個百分點,降低杠杆率2.57個百分點。

作者說:“我們發現,家族企業的融資結構因透明度變化而產生的變化有甚於非家族企業。這符合這一見解:由於不完善的股東監控所造成的盤剝,家族企業偏離最佳資本結構更遠。

總體而言,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一點:透明的資訊環境預示著濫用公司資產的範圍縮小,因而家族企業依賴短期債務監控作用和長期債務約束力的必要性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