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公認會計準則,即GAAP,旨在向投資者和其他人提供有關公司財務狀況的更透明的描述。 但是,公司往往除去許多GAAP收益成分,而在新聞稿中公佈非GAAP收益。儘管企業經理常常聲稱,非GAAP收益披露有助於其傳達永久收益,但人們擔心企業投機性使用非GAAP收益來描繪其績效。新規則的引入是為了控制這個問題,但新規則起到作用了嗎?

Frank Heflin和Charles Hsu考察了美國證監會2003年3月所推規則的效應。他們不僅考查了非GAAP披露的頻率,而且還考查了從GAAP收益中排除掉的項目的數量和性質。

作者發現,儘管這些規則減少了投機類非GAAP披露,但也減少了資訊類非GAAP披露。

他們通過考察特殊專案和其他專案這兩類非GAAP披露得出這一結論。特殊專案往往包含暫時性的資訊,因此排除這些專案,比僅僅用GAAP收益,更能反映永久收益的情況。

其他項目的排除則要模糊得多,可能致使經理提供誤導性甚或欺騙性資訊。

作者說:「儘管條例減少了公司用非GAAP披露來改善投資者對績效的印象,但也降低了公司用非GAAP傳達永久收益的意願。」

其依據是2000年3月到2005年2月2,138家美國公司的收益和分析師預測資料。在新規則推出之前,約21%傾向於較高的非GAAP披露,28%傾向於較多的GAAP披露,其餘則相當均勻混雜。這在2003年3月後沒有發生徹底的變化,但有跡象表明,公司從非GAAP披露轉向更多地採用GAAP披露。

更顯著的是,特殊項目和其他項目的排除量值在2003年3月後顯著減少,經理較少用非GAAP披露,特別是其他項目,來迎合或超越分析師的預測。

不過,正如剛才談到的那樣,這種減少非GAAP披露的情況,其代價通常是公司降低了排除暫時性項目或特殊項目的意願。這又導致了投資者對收益預測的定價在條例實施後降低。作者說:「這可歸因於預測誤差性質的變化。實施條例後披露的收益,往往以GAAP為基礎,並包括許多有可能屬於短時間性質的特殊項目。」

「總體而言,條例減少了投機性使用非GAAP收益披露的情況,這可能是符合立法者和監管者的意圖。條例還中止了非GAAP報告的上升趨勢以及迎合或超越預測的趨勢,並提高了經理和分析師對GAAP收益的重視。不過,也有一些結果可能不合初衷,即公司發生特殊專案時減少了使用非GAAP披露的情況,以及降低收益預測的誤差對投資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