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5年8月22日
人形機器人商業化應用加速落地
李家濤
科大商學院利國偉商學教授、商業戰略與創新中心主任
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結朿,這次大會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慧」為主題,吸引了200多家海內外企業參展,展出1500多件展品,其中100多款為新品首發。大會後,在北京國家速滑館舉行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 3天賽程裡,機器人拳擊賽、機器人足球5V5、機器人田徑賽等項目備受矚目。在田徑比賽中,人形機器人僅用2分多鐘時間,即完成100米長的障礙賽,引發全場歡呼,掌聲不絕,顯示目前機器人產業正以高速向前發展,商業化也在加速落地應用。
從目前發展形勢觀察,機器人產業已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賽道,潛力巨大。據摩根士丹利上月底發表的報告《人形機器人:一場應用競賽》(Humanoid Horizons : An Adoption Race)指出,人形機器人正處於「技術突破-資本湧入-政策驅動-落地加速」 的良性循環,中國在應用和產業鏈布局上領先;美國則在核心技術上持續迭代。該行更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5萬億美元、存量突破10億台水平。
中國迅速抓住趨勢與機遇
很顯然,中國及時把握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機遇。於2021年12月底,國家工信部依據「十四五規劃」,聯同其他14個政府部門,共同發布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規劃到2025 年,中國發展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製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
工信部其後在 2023年11月再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具體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突破「大腦、小腦、肢體」等關鍵技術,整機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並實現批量生產。今年7月發布的 《機械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勾勒出機械工業的發展路徑,到2027年數智技術廣泛應用於研發、生產等環節,50%企業達智能製造成熟度二級以上,建成200家卓越級智能工廠;2030年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完成數字化改造,60%企業達智能製造成熟二級以上,建成500家卓越級智能工廠,發展路線圖十分清晰。
據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的資料,在產業促進方面,大會共匯聚了220家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其中核心零部件企業60家,集中展示了1569件產品,融資金額達到14.81億元人民幣。此外,在大會的「產業發展」主論壇上,中國電子學會聯合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正式發布了《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十大發展趨勢》及《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
順筆一提,具身智能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兩者在設計目標、形態限制與智能核心上有所區別。具身智能機器人可以是任何形態的機器人,其智能依賴與物理環境的互動(如輪式搬運機器人,無需人形,但能自主導航與避障);而人形機器人則是模仿人類外型與運動方式的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加速商業化應用
由於發展趨勢多觸及專業技術方面,故筆者在本文聚焦於商業化應用。據《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資料,經遴選出來的10大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涉及工業、汽車製造、3C製造(電腦、通訊和消費性電子產品)、船舶製造、石油化工、電力生產、安全應急、商業服務、家居服務和農業生產等。
其中,在安全應急與災場救助應用場景中,人形機器人可搭載煙霧傳感器、熱成像儀等設備,為救援決策提供支持。在家居服務場景中,人形機器人協助日常陪伴與生活照料,承擔家庭重複性事務等。有關10大潛在應用場景,可參閱附表,筆者不在此一一闡述。
附表:人形機器人10大潛力應用場景 | ||
| 應用場景 | 功能或功用 |
1 | 工業通用操作 | 按生產節奏完成上下料、轉移搬運等基礎任務,替代人工完成重複性勞動。 |
2 | 汽車製造 | 分揀配料、精密組裝,提升產線效率水平,有助解決汽車製造零部件種類繁多,傳統人工分揀配料易出現錯漏問題。 |
3 | 3C製造 | 搭載高精度視覺傳感器和智能檢測算法,可有效檢測物料外觀缺陷、尺寸精度,達致電子行業產品高精度需求,提升產品質量控制水平。 |
4 | 船舶製造 | 替代人工進行打磨拋光等高危作業,降低人工操作風險,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
5 | 石油化工 | 產線巡檢、洩漏檢測,適應高溫高壓等極端環境。 |
6 | 電力生產 | 電站操作、設備維護,保障能源供應穩定性。 |
7 | 安全應急 | 進入災害現場執行救援、危險品處理,搭載傳感器與熱成像儀實時反饋數據。 |
8 | 商業服務 | 導覽迎賓、互動展示,提升服務行業智能化水平,如酒店送餐工作。 |
9 | 家居服務 | 生活協助、老年照護,如協助長者起床,喂飯,承擔清潔、陪伴等日常事務。 |
10 | 農業生產 | 如在田間執行採摘,噴灑農藥、進行精細作業,作物監測,推動智能農業發展。 |
資料來源:《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報告 | ||
香港把握機遇助經濟升級轉型
照目前發展趨勢看,機器人產業迅猛發展,蘊含巨大商機。面對發展機遇,香港不容錯過。財政司司長早於2016 年的《財政預算案》中,特別提到,「智能生產技術,尤其是機械人技術的應用至為重要。機機人技術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令產值提升」(第46段)。在當前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加速形勢下,香港可因應自身的發展條件和優勢,加強政策的推動力量,如適時制定與機器人研發、應用相關的法律框架,明確機器人在公共服務、醫療、建造等領域的權責邊界,並充份發揮在產業融資上的功能,甚至可考慮加強同內地相關產學研合作,快速進入機器人產業賽道,為香港經濟升級轉型注入更多科技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