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5年5月30日

民企活力獲釋放 科技創新添動能

李家濤

科大商學院利國偉商學教授、商業戰略與創新中心主任

《中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於5月20日正式實施,這是內地以國家立法形式,明確民營經濟平等地位、促進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共9章78條,包含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內容,從資金、勞動力、土地、數據等生產要素獲取等各方面,確保民營企業能夠平等獲取資源、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對於民營企業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促進投融資 推動科技創新

當下,全球政治經濟發展秩序重組、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中美激烈博弈等因素叠加形成「百年大變局」,在此變局下, 中國積極推動建立全國大統一市場,發展內外雙循環經濟,來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加強科技創新,形成新質生產力,去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及時釋放民營經濟活力,政策十分可取。

從發展角度看,《中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三章「投資融資促進」和第四 章「科技創新」,這兩部分最值得留意。

在「投資融資促進」方面,提供予民營企業更便利、多元的融資管道,包括支援民營經濟組織,透過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提高再投資能力,提升資產品質和效益(第18條);銀行業金融機構等依據法律法規,接受符合貸款業務需要的擔保方式,並為民營經濟組織提供應收賬款、倉單、股權、知識產權等權利質押貸款(第 21條);金融機構違反與民營經濟組織借款人的約定,單方面中止發放貸款或者提前收回貸款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第24條);民營經濟組織得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平等獲得直接融資(第25條)。可見法例明確讓民營經濟組織能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獲得投融資支持和服務保障,打破過往多種巨大障礙。

釋放民企創新活力

另一方面,在國家新發展戰略下,如何激活民企在科技創新上的內生動力,顯然也是法例的相標。事實上,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貢獻大量技術創新成果。從生成式AI、智能機器人、量子信息、民用航空等多個領域,民企的科技創新,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如今通過法律條文,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科技創新,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積極發揮作用(第27條);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對開放的公共數位資料資源依法進行開發利用(第28條);民營經濟組織可參與國家科技攻關專案(第29條);民營經濟組織可參與標準制定(第30條)等,激勵和提升民營經濟組織在科技創新上發揮主動性能量。

民企研發強度一般高於國企

從目前發展情況看,民營企業是科創的一個主要源頭,根據歐盟委員會去年12月中發布的《2024年歐盟產業研發投資記分牌》(2024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報告,分析了全球研發投資最多的2000家企業(Top 2000)研發狀況,這2000家企業來自全球40個國家,總研發投資額達12,577億歐元,佔全球企業研發投資85%以上。當中,美國企業佔681家、中國企業524、歐盟企業322家、日本企業185家等。

筆者點算,在全球研發投資最多的首100家企業中,中國內地有18家。這18家內地企業中,入榜前三甲均為民營企業,分別是華為,排列全球第6,2023財年研發投入199.39億歐元。騰訊(第19)、阿里巴巴(第30)等 [見附表]。以研發支出佔收入比例的「研發強度」來看,民企一般較國企為高。

附表:全球研發投資 100強中18家內地中企

全球排名

中國內地企業

內地中企排名

研發金額(百萬歐元)

研發年增長率%

研發強度%

6

華為

1

科技硬件及通訊設備

19939.2

2.2

22.4

19

騰訊

2

軟件及計算機服務

8117.6

5.7

10.5

30

阿里巴巴

3

軟件及計算機服務

6620.0

-7.9

5.6

36

中國建築工程

4

建造及材料

5830.3

-6.2

2.0

46

比亞迪汽車

5

自動汽車

4729.0

99.2

6.2

56

中國移動

6

流動通訊

3911.9

61.1

3.1

57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7

建造及材料

3768.3

9.3

2.4

62

中國交通建設

8

建造及材料

3460.5

19.4

3.5

63

中國鐵建

9

建造及材料

3388.7

8.3

2.4

69

中興通訊

10

技術硬件和設備

3135.7

22.6

19.9

70

百度

11

軟件及計算機服務

3064.7

5.1

18.0

73

中國電建

12

建造及材料

2942.8

13.0

3.8

84

上汽集團

13

自動汽車及零部件

2646.2

1.4

2.8

85

美團外賣

14

一般零售

2606.9

3.6

7.4

86

中國石油天然氣

15

石油及天然氣生產

2596.6

11.9

0.7

92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

16

通用工業

2483.2

6.8

3.1

94

寶山鋼鐵

17

工業金屬和採礦

2451.1

14.9

5.6

99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

18

電子電氣設備

2292.6

24.4

4.5

資料來源:EU 2024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 (World 2000)

投入四新經濟 催生新質生產力

目前,中共中央正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科技創新爲引領,激勵企業(包括民企)發展新興產業、超前佈局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在《中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後,民企科技創新活力可望獲得進一步釋放。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佔企業總量的92.3%。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新設「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民營企業有83.6萬戶,佔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以上。其中,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增長最快,達到18%,可見民營企業的發展,目前正處於擴張軌道運行,並且積極投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科技創新增添活力,相信在「十五五」新時期,民企在中國經濟升級發展過程中,發揮更舉足輕重的力量。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