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經濟日報》,2024年8月16日
用CCKP選繼承人 「閉嘴」成功接棒
彭 倩
科大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筆者上回〈反思娃哈哈 解構港家族傳承「四部曲」〉一文 ,聚焦分析了家族企業傳承過程中, 「傳棒人」的傳承規劃與部署。本文則從「接棒人」的視角,來分析接捧一方應注意的問題。
究竟接棒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筆者和本中心創辦人金樂琦教授提煉出家族企業接棒人四個選擇標準「CCKP」,這四個英文大寫字母代表四個選擇標準。但要說明的是,我們認為它們是非常必要的,但並不是充分的選擇標準,實際上,我們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標準。
四個接棒人選擇標準
第一個英文字母C,是Confidence ,自信心,做事游刄有餘,不畏首畏尾,不妄自菲薄,不內耗,渾身上下散發出領袖的氣質。簡言之,在領導力、判斷力、決策力和執行力等方面,都擁有自信。當然,這跟接棒人自小受到的家庭熏陶和傳棒人的行為密切相關。如果傳棒人不願意放手,不相信接棒人能力,不給接棒人機會鍛鍊,那麼接棒人也很難在家族企業培養出自信。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去其他地方打拼,培養出自信再回歸。
第二個字母C是Commitment,承擔力,接棒人或潛在接棒人很早時就有對家族企業的責任感和承擔力,並且這份責任感和承擔力是長期性的,甚至是一生一世的。為何很多二代不願意接班呢?筆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他們自小沒有接受到恰當的家庭教育來培養他們的對家族、對企業的承擔力。
第三個字母K 是Knowledge ,知識。接棒人對家族企業所經營的行業、產品和管理等方面,都具備充分的知識和經驗儲備;也對企業外部環境,宏觀經濟、國際形勢等有所了解和掌握。知識可以創造價值,可以有助于做正確決策,更有助於建立自信。
第四個字母P是 Passion,熱情。熱情和承擔力是有差別的。熱情是發乎內心,對家族事業充滿熱情並享受整個過程,並為在家族企業工作感到驕傲。而承擔力可以發乎內心也可能是受到外界影響或壓力。
以上四個標準,既可作為傳棒人選擇接棒人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接棒人或潛在接棒人自我評估的標準,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接班。
能力紥實 情繫家族
按照四個標準對做完自我評估後,家族下一代可以如何應對家族企業傳承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呢?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事實上,成功的領導人,其能力不是從天掉下來,而是需要點滴積累,需要不斷學習。「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接棒後能否獨當一面,把家族企業進一步發揚光大,需要自身足夠的實力。另外,即使未來不能接班,也可以在別處大展拳腳。
第二,成為家族企業中主動和負責任的「擁有人」或「看門人」(Gatekeeper)。接雖然家族企業的下一代,未必全都參與家族企業的工作,但一定與家族企業有着密切關係,可以是股東,即使不是股東,也是家族企業的受益之人。不論是否參與企業工作,都需要以主動(Proactive)和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情繫家族事業的發展,主動了解家族企業的運營。此外。不能將家族企業視為個人的「生財工具」,不顧大局攫取大量資源為我所用。
尊重家族傳統與價值
第三,尊重家族企業的傳統和價值。雖然有不少家族企業下一代到海外留學,吸收了西方的不同文化,但如何融入傳統家族企業之中,必須妥善處理,若剛參與企業工作便急不及待的尋求改革,顛覆家族企業的傳統和價值,這是極不現實的。可惜有太多這樣的傳承失敗個案,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家族下一代高估了自身能力且缺乏對家族傳統的尊重。
那麼家族成員剛加入家族企業工作應該如何做?筆者有一個經典案例時常在教學中提及,這是一家傳承數代的華人家族企業,接棒人在美國一流大學學習,畢業後在歐洲一家私募股權基金公司工作,學識和工作能力毋庸置疑。他加入企業第一天,向他的長輩請教,這位長輩向他說了兩個字: 「閉嘴」。簡單來說,是要他別自以為是,多了解企業先,少對管理者指手劃腳。這位接棒人真的就「閉嘴」了半年,在各種會議上不發一言,虛心學習,仔細觀察。直到有天企業「老臣」在會議上向他詢問他的看法,他便娓娓道來,令與會人員對他刮目相看。他雖然閉嘴半年,卻只用了約兩年時間,贏得家族企業上下員工對他的認可和尊重。這個「閉嘴」的忠告,非常值得華人家族企業下一代借鑒。
循環經濟 善用前人睿智
第四,善用「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概念。在當下出生率持續下降的社會,尤其在中國內地,過去一孩政策所形成的小家庭結構相當普遍。另一方面,老人的壽命也愈來愈長,老當益壯。當傳棒人交棒後,其決策睿智和經驗,其實可以繼續為接棒人所用,一旦有什麼決策疑難,接棒人都可以請傳棒人給予意見和指導。這些意見或指導不一定成為定案,但起碼可以用作參考。換言之,接棒人接棒後不可輕易「排斥」傳棒人。善用「老人」、善用所有家族成員,善用家族企業本身所有的資源,形成家族企業內的「循環經濟」。
第五,拓展人脈網絡(networking)以及尋求外部支持。在中國內地,有不少家族企業第二代是獨生子女,社交活動的人脈網絡可能比較封閉,若缺乏社交能力,未能善用人脈網絡,單幹是不理想的發展狀態。接棒人要有很強的社交的能力,與同樣背景的下一代交流,多向長輩朋友請教,對有些家族內部無法解決或者溝通的問題,積極尋求第三方的介入和幫助。
最後提三點,一,家族下一代,千萬不要斬釘截鐵說對家族企業沒有興趣,把話說絕,為日後加入企業留下後路;二,企業傳承規劃愈早愈好,新婚的下一代其實是接受家族傳承課程培訓的最佳時機,為下下一代提早佈局;三,經統計,家族企業的女性高管比例,比非家族企業為高,因此,家族企業女性成員也可以積極發展在家族企業中的事業機會。這些話題,筆者有機會另文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