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经济日报》,2024年8月16日
用CCKP选继承人 「闭嘴」成功接棒
彭 倩
科大商学院金乐琦亚洲家族企业与家族办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笔者上回〈反思娃哈哈 解构港家族传承「四部曲」〉一文 ,聚焦分析了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 「传棒人」的传承规划与部署。本文则从「接棒人」的视角,来分析接捧一方应注意的问题。
究竟接棒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笔者和本中心创办人金乐琦教授提炼出家族企业接棒人四个选择标准「CCKP」,这四个英文大写字母代表四个选择标准。但要说明的是,我们认为它们是非常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选择标准,实际上,我们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标准。
四个接棒人选择标准
第一个英文字母C,是Confidence ,自信心,做事游刄有余,不畏首畏尾,不妄自菲薄,不内耗,浑身上下散发出领袖的气质。简言之,在领导力、判断力、决策力和执行力等方面,都拥有自信。当然,这跟接棒人自小受到的家庭熏陶和传棒人的行为密切相关。如果传棒人不愿意放手,不相信接棒人能力,不给接棒人机会锻炼,那么接棒人也很难在家族企业培养出自信。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去其他地方打拼,培养出自信再回归。
第二个字母C是Commitment,承担力,接棒人或潜在接棒人很早时就有对家族企业的责任感和承担力,并且这份责任感和承担力是长期性的,甚至是一生一世的。为何很多二代不愿意接班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自小没有接受到恰当的家庭教育来培养他们的对家族、对企业的承担力。
第三个字母K 是Knowledge ,知识。接棒人对家族企业所经营的行业、产品和管理等方面,都具备充分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也对企业外部环境,宏观经济、国际形势等有所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创造价值,可以有助于做正确决策,更有助于建立自信。
第四个字母P是 Passion,热情。热情和承担力是有差别的。热情是发乎内心,对家族事业充满热情并享受整个过程,并为在家族企业工作感到骄傲。而承担力可以发乎内心也可能是受到外界影响或压力。
以上四个标准,既可作为传棒人选择接棒人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接棒人或潜在接棒人自我评估的标准,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接班。
能力扎实 情系家族
按照四个标准对做完自我评估后,家族下一代可以如何应对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成功的领导人,其能力不是从天掉下来,而是需要点滴积累,需要不断学习。「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接棒后能否独当一面,把家族企业进一步发扬光大,需要自身足够的实力。另外,即使未来不能接班,也可以在别处大展拳脚。
第二,成为家族企业中主动和负责任的「拥有人」或「看门人」(Gatekeeper)。接虽然家族企业的下一代,未必全都参与家族企业的工作,但一定与家族企业有着密切关系,可以是股东,即使不是股东,也是家族企业的受益之人。不论是否参与企业工作,都需要以主动(Proactive)和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情系家族事业的发展,主动了解家族企业的运营。此外。不能将家族企业视为个人的「生财工具」,不顾大局攫取大量资源为我所用。
尊重家族传统与价值
第三,尊重家族企业的传统和价值。虽然有不少家族企业下一代到海外留学,吸收了西方的不同文化,但如何融入传统家族企业之中,必须妥善处理,若刚参与企业工作便急不及待的寻求改革,颠覆家族企业的传统和价值,这是极不现实的。可惜有太多这样的传承失败个案,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家族下一代高估了自身能力且缺乏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那么家族成员刚加入家族企业工作应该如何做?笔者有一个经典案例时常在教学中提及,这是一家传承数代的华人家族企业,接棒人在美国一流大学学习,毕业后在欧洲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工作,学识和工作能力毋庸置疑。他加入企业第一天,向他的长辈请教,这位长辈向他说了两个字: 「闭嘴」。简单来说,是要他别自以为是,多了解企业先,少对管理者指手划脚。这位接棒人真的就「闭嘴」了半年,在各种会议上不发一言,虚心学习,仔细观察。直到有天企业「老臣」在会议上向他询问他的看法,他便娓娓道来,令与会人员对他刮目相看。他虽然闭嘴半年,却只用了约两年时间,赢得家族企业上下员工对他的认可和尊重。这个「闭嘴」的忠告,非常值得华人家族企业下一代借鉴。
循环经济 善用前人睿智
第四,善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概念。在当下出生率持续下降的社会,尤其在中国内地,过去一孩政策所形成的小家庭结构相当普遍。另一方面,老人的寿命也愈来愈长,老当益壮。当传棒人交棒后,其决策睿智和经验,其实可以继续为接棒人所用,一旦有什么决策疑难,接棒人都可以请传棒人给予意见和指导。这些意见或指导不一定成为定案,但起码可以用作参考。换言之,接棒人接棒后不可轻易「排斥」传棒人。善用「老人」、善用所有家族成员,善用家族企业本身所有的资源,形成家族企业内的「循环经济」。
第五,拓展人脉网络(networking)以及寻求外部支持。在中国内地,有不少家族企业第二代是独生子女,社交活动的人脉网络可能比较封闭,若缺乏社交能力,未能善用人脉网络,单干是不理想的发展状态。接棒人要有很强的社交的能力,与同样背景的下一代交流,多向长辈朋友请教,对有些家族内部无法解决或者沟通的问题,积极寻求第三方的介入和帮助。
最后提三点,一,家族下一代,千万不要斩钉截铁说对家族企业没有兴趣,把话说绝,为日后加入企业留下后路;二,企业传承规划愈早愈好,新婚的下一代其实是接受家族传承课程培训的最佳时机,为下下一代提早布局;三,经统计,家族企业的女性高管比例,比非家族企业为高,因此,家族企业女性成员也可以积极发展在家族企业中的事业机会。这些话题,笔者有机会另文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