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及建築界香港綠色金融發展穩固根基。於世界綠色組織履新主席葉毓強教授,同時擔任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於財經及地產界同樣擁有豐富經驗的他,致力通過身在各領域的影響力建立聯繫,冀與各界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要促進香港綠色金融業的普及和穩健發展,企業、政府、銀行和市民大眾的攜手合作至關重要。各界需充分認識、理解本地所面對的環境挑戰,擁抱資訊科技,並將其融會貫通,應用在各自的業務領域。

非牟利機構世界綠色組織主席葉毓強認為,地產及建築界在綠色金融可發揮帶領和示範作用。他稱:「過程需要時間,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新的思維向各界滲透,這才能徹底令企業、銀行及投資者接受當中的轉變。」

儘管現時ESG(環境、社會和管治)規例和綠色金融在香港仍處於發展初期,但步伐向前。多家大型企業已率先身體力行,葉毓強視之為積極回應的信號:「無論所用的方式是由上而下,抑或由下而上,綠色金融均有賴出色的領袖掌舵,方可發揮成效。」

葉毓強指出,地產及建築界可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以樹立榜樣。身兼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及電能實業有限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的他表示:「大廈佔全港用電量接近九成,建築工程所產生的廢料、噪音和空氣污染對環境構成重大影響。」

為解決問題,多家發展商已陸續為新項目申請本地的綠建環評或國際的LEED綠色建築認證。這些標準就綠色建築、選址、建築材料及工序提供指引。

成功指引

此認證成效顯著。租戶樂見發展商採取積極的環保措施,從而開拓更廣客源,至於銀行亦可向遵從嚴謹可持續發展標準的公司提供低息貸款。

他表示:「綠色項目需就應對水災和氣候變化等挑戰定立更高的準則,讓業界遵循。建築成本或會提升,但所帶來的風險亦大幅降低,因此貸款機構宜放寬對這類項目的審批。」

葉毓強認為新世界發展是發展商透過引領變革而推動社會過渡至低碳經濟的典範。集團於2018年率先成功取得綠色貸款,隨後又在本港完成多宗綠色融資交易,間接鼓勵其他大型企業發行商作出同類融資交易活動。

這正符合世界綠色組織的目標。組織於2012年創辦伊始,即著力關注環保議題,以及致力解決與環境相關的民生和經濟事宜。

世界綠色組織廣為人知的主要成就之一,是推行全港最大型的綠色辦公室獎勵計劃,超過400家企業參與其中,致力透過減少能源、水及紙張消耗,以及降低廢料及碳排放,促進可持續發展,造就更理想的環保工作空間。

葉毓強相信這些計劃將能與綠色貸款及可持續發展金融工具相輔相成,減省成本。

環保節流

節約能源及用水計劃顯著起到節省成本的作用。在某些條件得以滿足的情況下,與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等綠色金融工具,有機會降低發行商的貨款利率。

葉毓強曾於2019年4月前擔任朗廷酒店投資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多年,他指出,就酒店集團而言,這些條件包括減少每平方米計的能源消耗量和堆填廢料(以公升或每人每晚住宿計)。朗廷酒店投資公司於2019年推出與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創亞洲同業的先河。

企業顯然已逐漸體會到綠色金融及低碳經濟所帶來的裨益。葉毓強稱:「綠色金融現時衍生出支援企業發展的各種全新工具,包括綠色貸款、綠色債券及可持續發展相關金融工具,有助企業開拓全新集資途徑,並有望降低其借貸成本。」

企業在制定整體營運策略和長遠增長目標時,日漸重視綠色金融,此舉可謂大勢所趨。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全港的綠色債券累積發行額高達260億美元,截至2019年12月,香港實體機構的綠色債券累積發行額亦達71億美元。

創造共用價值

根據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於2020年一項研究,在ESG投資保持領導地位的企業在2020年第一季的股價較在此方面發展遲緩的同業高出16.8%。

葉毓強認為在董事局層面推動ESG投資十分重要。身為新世界發展獨立非執行董事的他,對於公司「創造共用價值」的使命鼎力支持,這主張「持份者資本主義」的概念源自Michael Porter與Mark Kramer於2011年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一文。

葉毓強強調企業必須顧及不同持份者的需要,並擁有前瞻思維,方可保持競爭力,處變不驚。ESG指標能在純粹的盈利能力以外,把公司的非財務表現和實現企業願景、使命和價值的成效量化計算。創造共用價值,亦有利強化社會價值的可持續發展。

將ESG融入其策略及營運的公司,有能力憑藉其資產和運營方式應對社會發展和環保問題,因此葉毓強鼓勵一眾董事局把ESG納入核心業務策略。

嶄新態度

葉毓強說:「新世代關心收入均等、環境及氣候變化。他們的財富觀念與上一代有別,期望在投資組合中能彰顯環保理念。」

他認為無論收益如何,企業亦需肩負環境責任,投放更多資源對抗氣候變化,同時應不遺餘力推動全球過渡至低碳經濟。「各行各業的持份者均需同心協力,保護我們的未來。」

為達成此等目標,香港政府需採取更多措施,締造理想的投資環境,並向私營機構提供誘因。葉毓強指出:「在若干先決條件滿足的前提下,對設有環保配套設施的本地和非本地發展項目提供相應的總樓面面積寬免,便是良好例子之一。」

要實現變革,社會大眾亦需參與其中,積極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習慣。

在此方面,世界綠色組織致力與不同機構合作,推廣綠色生活,並與可口可樂基金會等各界持份者攜手舉辦大型社區參與計劃,例如膠樽回收及公眾教育活動。

此外,葉毓強本身亦是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成員兼科大商學院顧問委員會核心小組成員,對高等教育發展提供重要的建議。葉毓強稱,要推動綠色金融風氣及業界培育新血,社會需把目光放遠,除提供多方面的誘因外,我們亦需具備跨學科知識的年青一代推動轉變。他補充,教育是任何可持續社會和建設美好明天的基石。

企業必須肩負對環境的責任,投放更多資源對抗氣候變化
世界綠色組織主席、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兼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葉毓強

世界綠色組織和創造共用價值

綠色辦公室獎勵計劃

計劃於2013年推出,旨在推動辦公室和零售商在日常營運的八個指定範疇「變綠」。參與的辦公室需在工作間落實綠色措施,能展現充分成效者可獲世界綠色組織的「綠色辦公室」、「健康工作間」標誌及印有聯合國標誌PRME的證書。

世界綠色組織參與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融資及可持續投資」國際會議

此會議由世界綠色組織與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UNESCAP)合辦,匯聚政策官員、私人企業、金融界、國際組織及相關持分者,共同討論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資的迫切議題,協助達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擴大亞太區的綠色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