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化策略強大完備,有助企業安渡疫情困境
許達鈞教授
科大商學院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副教授
近年,不少企業紛紛實施數碼轉型,例如建立網上顧客接觸點、善用數碼平台,以及在價值鏈活動上應用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在瞬息萬變的營運環境下,不論是中小企業、大企業集團或公共機構,實施數碼化都有助提升服務便捷度、靈活性及競爭力。
不過我們注意到,並非所有實施數碼化的企業都能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局面。因此,我們必須探究怎樣的數碼轉型,才可助企業安渡此刻非常時期。深入了解這點後,所得見解不單有助企業解決當前短期內的績效困境,以便在逆境中求存,還能加強企業長遠的競爭力。
要比較不同機構在疫情下的數碼轉型措施,並得出有意義的結論雖非易事,但我們仍可借鑑眾多企業的數碼化經驗,歸納出三大基本思維:數碼輔助 (Digital Sub) ,數碼為先 (Digital First) 及數碼唯一 (Digital Only) 。
按兵不動或是更危險一着,借助數碼化反而有望安然渡過眼前難關,適應疫後市況
數碼輔助
企業採用數碼輔助思維就是在實體工作場所裡,運用以資訊科技為主的替代工具,輔助執行工作和業務流程。常見例子包括:零售商採用網上商店及流動應用程式,為顧客提供額外的購物渠道。數碼輔助式轉型一般無需大幅改動現行的工作流程和業務,反而大多因應現有的工作流程採用不同的科技應用程式。
數碼輔助是最易實行的一種數碼轉型方式,在正常情況下能夠達到增值效果。不過,疫情期間,工作流程和程序被一一打亂,顧客甚至無法外出,此時,數碼輔助便無所作為。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危機當前,要將數碼替代工具從價值鏈主要活動的周邊輔助角色,移至中心位置尤其困難。
因此,數碼輔助未必能為企業提供應付突變所需的保障。在疫情期間,不少零售商(包括已有成熟數碼平台的商戶)均受到嚴重打擊,部份更關閉店舖,甚至面臨清盤。
數碼為先
數碼為先的思維與數碼輔助思維相近,同樣是涉及網上和網下的混合方案;但數碼為先的不同之處,在於優先採用數碼替代工具,並按此為中心重整工作流程、程序及顧客接觸點,而非數碼化活動則變成輔助,例如用作提供人情味服務或方便顧客等。
跟數碼輔助相比,數碼為先可助企業更有效地應付重大干擾事故,因為運用數碼為先思維的企業,具有數碼商數、能力和經驗,可調節現有的數碼方案,並運用現成的資訊科技,因應突發事件制定對策。
數碼唯一
數碼唯一思維是指,價值鏈的主要活動完全以資訊科技為本,是相對徹底的數碼化方案。 數碼唯一是許多純科技公司 (例如虛擬銀行) 的核心策略,卻不常見於傳統企業之中,因為傳統企業可能認為數碼唯一的做法過於冒險,而且將所有業務和流程全面數碼化亦非切實可行。雖然如此,傳統企業仍可著力在流程或業務上推行數碼唯一,而無需在整個企業全面推行。
首先,企業應反思本身的商業模式,確定價值鏈內可作全面數碼化的核心部份,而餘下部份可局部數碼化或保持不變。以典型的飲食業為例,由於租金和運作成本高昂,飲食業的營業時間普遍很長,並且會提供各種不同餐單 (早午晚餐及下午茶),以滿足不同顧客全天的需要。
不過,除以實體店招待即場堂食的客人外,飲食業界也可考慮運用數碼唯一模式,只設影子廚房接受網上外賣訂單,此舉不但可縮短營業時間,亦能專攻某一市場種類,例如專門經營平日的午膳繁忙時間。數碼唯一模式最適合位處租金昂貴、需求集中在某些時段的地點 (例如商業中心地帶)的餐飲業務。
要轉型至數碼唯一模式,最大的顧慮是市場能否接納如此大刀闊斧的轉變。顧客可能習慣使用實體服務,未必願意只局限於全面數碼化的渠道,加上飲食業講求親身體驗,顧客或會擔心全面數碼化環境下的產品和服務質素。
有趣的是,對於有意採納數碼唯一的企業來說,疫情或有助企業排除相關障礙。在過去數月,人們的日常生活完全倚賴網上進行,包括購物、工作及社交活動等,令人對數碼唯一服務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例如,自疫情爆發以來,流動食品外賣平台的外賣訂單暴升,意味著飲食業市場未來有潛力加大推行數碼唯一的商業模式。
期望的改變
以網上課程作為另一例子。不少人對網上授課的教學質素和同步互動有所保留,一直提不起勁嘗試,但疫情迫使教育機構改用網上授課,不少學生因此體會到網上學習雖非全然理想,但也不至於想像般壞;事實上,有些學生甚至認為,網上學習比傳統面授課堂更好。
隨著態度與期望有所改變,教育機構可考慮新增和提升網上課程內容,並應藉此機會重新審視現有課程的策略和目標市場。例如,行政人員面授課程市場通常只限於本身居住在某城市,或願意親身前往該處(例如香港)上課的管理人員。教育機構轉型至數碼唯一模式,開辦同步的網上行政人員課程,便能為市場重新定位,並擴展至同一時區 (例如:世界協調時間+8的時區,包括香港、東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的其他城市) 的行政人員。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疫情當前,企業或會傾向於維持現狀,數碼轉型一事留待市況好轉再談。但目前疫情消退無期,按兵不動或是更危險一着,借助數碼化反而有望安然渡過眼前難關,適應疫後市況。一如上文所述,企業在策略運用上必須採取合適的數碼化思維,以應付當前的衝擊及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