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具開拓和啟發意義,科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客座副教授Marie ROSENCRANTZ撰文指,把受惠者視為客戶,並呼籲加強與政府部門、傳統慈善機構及具企業責任的機構合作,對拓展創新商業模式和改善社會問題可發揮關鍵作用。她教授的課程不單讓學生有機會體驗社會企業項目和公益創投事業,並可幫助香港以至其他地區的社群,建立具影響力的生態系統。
儘管過去幾十年不少國家(特別中國)在滅貧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但仍有大量社會需求尚未得到滿足,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所定立的目標,我們還需付出更大努力。全球有十分之一人口,即約7億人,仍生活在赤貧中,每天生活費不足1.9美元。數以億計人口無法獲得衛生設施、安全食水、電力供應、銀行服務等基本必需品。缺少相應服務及基礎設施會影響健康、教育和兩性平等,削弱貧困人士改善生活、令自己及家人脫貧的能力。
香港是富庶的環球金融、商業中心,可是與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相比,香港的貧富差距更大。在本港720萬人中,有130萬人生活貧困,貧困長者比例甚高,且貧困兒童近兩成。
為解決這些迫切的社會問題,政府、慈善組織及具企業責任的機構都可發揮重要作用。除傳統機構外,越來越多社會企業家積極參與有關工作,他們以商業營運的創新方式來處理社會和環境議題。社會企業家之所以創業,往往出於個人熱誠,渴望解決某些社會問題。然而,想要達到一定規模,社會企業家需要其他持份者的支持,通常至少在企業初創階階段,需要部分或全部的資金補貼。
公益創投有如風險投資,不僅為社會企業家提供種子資金,這些「有心人」可以不同方式支持社會企業,包括通過他們廣泛的社會網絡,以及科技或金融知識等。政府機構和擁有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構可向社會企業家學習,並與他們合作,幫助他們擴大服務規模。
跨行業合作,培育社會人才
自2013年起,科大在港開辦了首個公益創業及慈善投資課程(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Venture Philanthropy - SEVP),課程透過不同實踐活動,讓主要修讀工商管理碩士的同學選修。在過去五年,課程已取得長足發展,最初由科大商學院與葉氏家族慈善基金合作開辦,如今課程更受益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社創基金,還有越來越多演講嘉賓及其他人士以各種方式支持課程,而相若的課程亦在本港其他兩所大學開辦,令更多學生受惠。
由科大商學院率先開辦的SEVP 課程採用跨學科設計,除工商管理碩士生外,課程亦歡迎其他學科和課程的同學,包括碩士、博士和本科生,即使修讀不同的專業領域,他們都是具有創業精神和希望服務社會的人才。
學生顧問帶來社會影響兼爭取慈善撥款
在課堂上,學生透過講座、案例研究及客座講者的經驗分享,學習當地和全球社企和公益創投的最佳案例。課堂外,學生則以小組形式合作進行顧問計劃,運用所學知識,協助具創新精神的社企推廣,以解決本港迫切的社會問題。
課程不設測驗或考試,但結束前,學生團隊須代表其合作社企,準備一份爭取資助的建議和拓展計劃,並要向一個委員會進行游說,以獲得25萬港幣的資助。每個學期,葉氏家族慈善基金都會慷慨撥款,學生與資深專業人士亦會參與投票,決定哪家社企可贏得撥款。藉這方式,同學們獲得作為顧問推動社會事業的實際經驗,同時也可一嘗扮演慈善家的角色。
自課程推出後,先後有40多家社企機構與我們的學生合作,推動了一系列不同領域的工作,包括香港最迫切的社會問題,如照顧長者、少數民族及殘疾人士的共融問題、住房短缺、邊沿青年及弱勢兒童優質教育問題等。到目前為止,葉氏家族慈善基金已向我們學生合作的十個不同社企捐贈了港幣250萬元。
上學年的受惠社企
在2018年秋季,由於學生團隊的努力,社企「活力國際專業護理」(Active Global)贏得了25萬港元的資助。鑑於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峻,Active Global致力解決香港長者缺乏可負擔家居服務的問題。源於一家荷蘭服務供應商的啟發,學生團隊為Active Global開發了一種新的交叉補貼模式,同時向富裕和低收入的長者提供專業護士為主、廉宜家務助理為輔的可負擔家居服務。藉著25萬港元資助,Active Global得以在香港率先推行這一嶄新的長者服務模式。
Active Global趙國棟、課程導師Marie Rosencrantz與學生團隊一同慶祝贏得資助
2018年秋季,其他社企合作夥伴包括一間名為「惜食共享」(FoodCo)的社企,FoodCo提供平台把食物捐贈者與專門幫助貧窮人口的慈善機構聯繫起來。此外,還有為弱勢學生提供導師服務的「教育無邊界基金」(Teach Unlimited Foundation),以及為年輕人提供健身訓練的「精英拳擊」(Elite Boxing)。
2019年春季,「愛同行」(WEDO Global)與其他不同學生團隊合作的社企進行了另一輪激烈競爭,最終贏得資助。WEDO Global致力推動香港少數族裔與佔人口多數的華人融合相處。文化差異通常被認為是負面的,由於社會缺乏融合機制,且慣以單一模式觀察事物,加上少數族裔兒童本身遇到的語言問題,他們許多都要在不利的環境下成長。學生團隊幫助WEDO Global制定了一項計劃,擴大與學校和青年少數族裔大使的合作,促進跨社區互動和學習。
學生團隊、課程導師及教學助理一起慶祝WEDO Global獲葉氏家族慈善基金資助。
上學期與學生合作的其他社企夥伴還包括:為長者提供便利淋浴設施的「護理小天使」(Automation for Humanity)、幫助釋囚重拾尊嚴和物色工作的Bright Services,以及推動教育創新的「教育燃新」(Ednovators)。
在2017年秋季贏得課程資助的「惜食香港」(Foodlink),去年成功在九龍開設新的社區廚房。Foodlink把餐館、酒店及其他捐贈機構的剩餘食物送到分配中心,供有需要人士食用。
建設具影響力的社區
SEVP課程經過多年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聯繫,這令我們能主動找尋更多新的合作夥伴和建立合作關係。我們的學生曾幫助Active Global與「長屋設計」(Longevity Design House)建立聯繫,而長屋設計早前同樣獲得我們課程的資助,致力幫助長者因應年齡增長,令家居變得更安全。Twopresents則是一個網上籌集慈善捐贈的平台,在2015年春季贏得課程資助後,運用這筆資金擴大其市場覆蓋面,改善網絡平台,為慈善機構籌集了數百萬港元的捐款。
自2017年起,高盛和瑞士信貸的義工為我們的課程提供支援,在資助委員會會議舉行前為學生團隊進行游說練習。此外,我們的學生亦非常歡迎來自各界專業人士撥冗參與課程,擔任客座嘉賓。這些嘉賓包括社會企業家、摩根大通全球慈善基金(JPMorgan Global Philanthropy)、Empower、瑞銀慈善基金會(UBS Optimus Foundations)、金融發展機構如國際金融公司(IFC)及亞洲開發銀行(AsDB)、孵化器/加速器機構心苗亞洲(SOWAsia)等資助機構的代表,以及許多來自各方的友好。
我們的課程與Ashoka進行了雙向合作。Ashoka是一個全球領先的支援網絡,專門服務社會企業家。Ashoka董事鄭豪是我們課程的定期客座講者,曾邀請我們校友幫助他對Ashoka的候選人進行盡職調查。此外,我們亦合作提名及審核Ashoka部分首批的香港候選人。
課程校友通常會繼續支持他們曾經擔任義工或服務的夥伴社企。有畢業生主動組織了課程校友會,成員近200名。校友會與畢業生分享工作和志願服務機會的資訊,以及相關的活動和資源,方便畢業生繼續參與影響社會的工作。今個學期,我們正努力開創一項由學生發起的新計劃,由10名課程校友義務指導新同學開展項目工作。
校友會內數名成員已先後創辦了自己的社企。Level Up是由MBA畢業生兼本課程校友Marion DURIEZ與友人共同創辦的社企,專門提供價格實惠的助聽器篩查服務,後來獲SOWAs提供支援和指導。另一位課程校友Jan-Justus SCHMIDT則在香港創立了BluGreen/ Enapter,透過製造比化石燃料更具成本效益的可再生氫氣,減低能源行業的碳排放。
畢業後選擇投身商界的校友,同樣有方法幫助我們「建立生態系統」,支持香港的社企。Alessandro CALO是一名哲學碩士研究生,在參加我們課程後,憑著一項可提高太陽能電池板效率的發明,在2016年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中勝出。畢業後,他加入了畢馬威(KPMG),並幫助組織了畢馬威與課程校友和社企合作夥伴之間的公益諮詢合作項目。
正如2019年春季學期學生Linus LAUSEN所說:「這課程並不止於學習,我們實際上是在幫助香港建立一套影響社會的生態系統—甚至更多!」
今年秋季,我們的學生將與社企合作夥伴「優仗」(BNet Tech)合作,協助推出一款新的長者智能拐杖;亦會與「融‧聚‧歷」(Inclusive Impact)一起擴大其殘疾運動員的工作室;我們還會與「明德兒童啟育中心」(Child Development Centre)攜手合作,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此外,我們還會跟Impact HK一起幫助露宿者,以及與「啟勵扶青會」(KELY)合作,幫助年輕人發揮潛能。我們期待新一家贏得25萬港元的社企,再能繼續為課程、社會發熱發光!
###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課程資料,歡迎瀏覽www.ns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