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一直致力培育推動金融科技變革的企業家和技術人才,聲譽日隆。本文的四位校友暢談在企業經營方面的科技應用經驗,分享對區塊鏈、人工智能、智能顧問服務以至電子支付技術的見解。
Mike GAULT與 Guardtime
「從生產部件至產品售予消費者的整個過程中,區塊鏈為整條供應鏈提供了驗證機制。」
Mike GAULT
凱洛格-科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校友Mike GAULT是Guardtime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Guardtime是一間位於愛沙尼亞塔林的區塊鏈初創公司,聘用逾150名加密專家、開發人員及網絡保安專才,所開發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可望保障大部分經濟及社會活動的資料完整性和安全性,目前主要針對保險、醫療保健及國防等應用領域。
近年,新聞報道經常提及應用區塊鏈技術,有助提高國際貿易及跨境製造業的效率、杜絶假冒。對此,Gault十分了解:「從生產部件至產品售予消費者的整個過程中,區塊鏈為整條供應鏈提供了驗證機制。我們估計,應用區塊鏈使企業效率提升了5%至20%不等。」
Guardtime在全球六個地點設有辦事處,但Gault選擇將總部設於愛沙尼亞,全因他認為當地是世界上首個真正智能化的社會。「在愛沙尼亞,你可以在網上投票、在網上報稅,然後在三分鐘內得知稅款金額,因為愛沙尼亞的所有數據庫都是互聯互通的。」
Gault說愛沙尼亞成功實現智能化,區塊鏈技術實在功不可沒,對當地醫療界的貢獻顯著。他比較美國與愛沙尼亞兩國,指美國醫療界別因流程效率低而損失數以千億美元,而愛沙尼亞在這方面的損失卻是零。
「在愛沙尼亞,當地公民有自己的醫療記錄,並允許醫生及家人讀取記錄。人人都可以驗證有關流程,不必依賴經手人。」
為建立Guardtime的業務,Gault延長修讀凱洛格-科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雖曾與三屆不同的學員共同修讀課程,卻讓他有幸接觸到更多高級行政人員,他甚至招攬了其中三人擔任公司要職。
Guardtime的中國區域總經理Jian TAN及新加坡區域總裁James KOO,均是Gault在KH12班的同學,而公司總裁Tim FITZPATRICK則是Gault在KH13班的同學。
「我們的總裁Tim曾是深圳一間內地公司的總法律顧問,在法律及風險管理方面經驗豐富。」Gault說, Tan則在北京修畢計算基因組學博士學位,對內地有深入了解。「有一天,他在課堂上對我說:『你好,Mike,我很喜歡你所做的技術,讓我協助你在中國創業吧。』」
何思穎與Clare.AI
「香港得以穩健發展,實在有賴完善的監管框架,可是,這個框架同時也可能扼殺創意。」
何思穎
近年,憑藉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發展,機械人助理與用戶之間可透過語音及文字展開更實質又更有意義的交談。
修畢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環球商業管理)學士學位的何思穎,與同為科大校友的楊志光共同創立了Clare.AI,她現為Clare.AI的聯合創辦人兼營運總監。Clare.AI專門為特定行業開發聊天機械人助理軟件,這些機械人助理能夠理解超過十種亞洲語言。
何思穎指,客戶的期望不斷提高,既想機械人的回應速度更快,又希望使用方便、效用更大,而這種有增無減的期望,正是銀行及金融服務領域加快採用金融科技的主要動力來源。
Clare.AI的目標是締造暢順無礙的溝通體驗。為實現目標,公司致力消除妨礙企業與最終用戶有效溝通的因素,何思穎表示:「我們認為當中的障礙在於語言、渠道及成本。」
隨着業務不斷發展,Clare.AI亦吸引了規模更大、業務更複雜的客戶,目前有50%來自銀行和金融業。何思穎表示:「在我眼中,[Clare.AI客戶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是大型的傳統企業及機構,並希望物色更創新的方式與客戶溝通,增進對客戶的了解。」
Clare.AI團隊在香港科技大學2017年度百萬元創業大賽中榮獲「廣發證券獎」,並獲頒發20萬港元獎金。何思穎認為,香港科技大學在支持行業發展上一直擔當着重要角色,而前述的現金獎項就是其中一種支持方式。
此外,她與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經常保持聯絡。創業中心的宗旨是為校園的創新意念和創業志向提供支援,培養敢於冒險創造價值的思維。在創業中心的幫助下,Clare.AI得以接觸投資者及客戶。何思穎認為創業中心的工作,正可體現真實世界中科大與初創公司的聯繫。
談及香港在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方面的整體表現時,何思穎表示,這方面與香港目前及過往的優勢息息相關。「香港的優勢在於監管完備,但缺點也同時在於監管之上,這可說是一把雙刃劍。香港得以穩健發展,實在有賴完善的監管框架,可是,這個框架同時也有可能扼殺創意。」
此外,成功的滋味也可能會減低尋求突破的意欲。「香港的變革速度之所以比不上其他城市,是因為在港經營業務的盈利實在太可觀了。最諷刺的是,許多大型銀行都在香港作出創新的決定,但由於香港市場的利潤實在龐大,這裡往往不是他們實施創新的首個市場。」
不過,她確切感受到香港有急起直追的決心,部分原因是市場意識到落後於人正開始影響盈利。至於投資者的興趣,何思穎認為風險投資者對大型市場最感興趣,因此,他們十分期待虛擬保險和虛擬銀行等領域推出嶄新的金融科技服務。
此外,現在香港畢業生的職業選擇,亦體現了他們越來越關注到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向。何思穎說,她在香港科技大學畢業時,大部分同學都希望加入投資銀行或大型顧問公司,並覺得初創公司和新興科技公司風險太大,但如今,這種想法已完全改變過來。
黃耀東與弘量研究的AQUMON
「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一直為弘量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援。」
黃耀東
AQUMON是弘量研究開發的智能顧問服務,同樣利用了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技術,務求令財富管理流程變得更加方便。
弘量研究聯合創辦人黃耀東解釋說:「智能顧問服務是一種以量化投資策略為基礎的智能財富管理服務,可根據客戶需求度身訂造。」
AQUMON的運算引擎會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偏好,度身訂造合適的建議投資組合。「然後,AQUMON會隨着金融市場的波動,自動建構及監控投資組合以作出調整。客戶可透過AQUMON的流動網絡平台,在網上全面操作投資組合。」黃耀東說。
黃耀東在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完成的博士論文,集中探討特殊金融衍生工具(exotic derivatives)的定價過程,他表示:「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應用在我們的量化投資策略上。」
目前,AQUMON已取得所需牌照及資金,為個人投資者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現在正與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的30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我們已取得香港證監會的第1及第4號牌照,可為香港居民提供服務,並已取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RIA牌照,為非香港居民服務。我們在2018年9月完成了A++輪融資,主要投資者包括由中銀國際管理的Bohai XingWang, L.P.,以及由阿里巴巴集團發起的非牟利項目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AEF)。」
黃耀東表示,弘量研究當初要克服重重困難,才可以在香港站穩腳跟。香港辦公空間成本高昂只是其中一項難題,「AQUMON將資訊科技與人工智能緊密結合,但香港卻缺乏相關人才。此外,香港對金融服務供應商的監管嚴格,因此即使作為一間初創企業,我們也對相關牌照非常重視,取得牌照對我們來說亦是一個很大的認可。」在本地的初創圈確實幫助了公司的早期發展。黃耀東說,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一直為弘量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援,包括早期為弘量研究提供辦公場地。「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亦邀請我們參加各類金融科技活動,有助我們提升品牌知名度。」
「此外,我們還與數學系及商學院的教授合作研究多個項目。香港科技大學亦正在設立人工智能實驗室,專門研究人工智能,以及其應用與投資。」
鑑於人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黃耀東衷心感謝科大培育了多位優秀的畢業生,讓他們成為了弘量研究的一分子。
盧廷匡與眾安國際
「不少傳統金融機構有感『寒冬將至』,於是千方百計推動創新,對它們來說,現在是關鍵時刻。」
盧廷匡
創業不僅是成立一間公司,而是一種態度與技能的結合,藉以追求業務及職業生涯的創新過程。
盧廷匡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市場學及管理學)學士學位,以及投資管理理學碩士學位,現為眾安國際籌備部組員。眾安國際是內地知名企業眾安在綫財產保險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事金融科技業務。雖然擁有如此強大的後盾,但盧廷匡仍認為保持創業精神的重要性。「公司的規模無論大小,都必須保持歸零的心態。」
盧廷匡指出,目前,金融界許多知名企業都在設法改變過去賴以成功的企業文化。「不少傳統金融機構有感『寒冬將至』,於是千方百計推動創新,對它們來說,現在是關鍵時刻。我們看到這些公司逐漸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和電子平台合作,開始以客戶為導向,而不再以產品為中心。」
眾安在綫財產保險由螞蟻金服、騰訊及中國平安於2013年聯合創辦,是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我們亦是中國首家獲發牌照將核心系統搭建在雲端的金融機構。」盧廷匡補充說:「單是2017年,我們在中國內地便服務了逾3.4億位客戶,銷售保單超過54億元。」
眾安國際於2017年成立,在香港數碼港及深圳均設有辦事處。盧廷匡表示:「我們為傳統保險公司提供保險技術解決方案,協助他們加快推行電子化,並且與國際業務夥伴合作,共同開發保險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
目前,眾安國際的國際業務夥伴包括軟銀(SoftBank)及日本一家歷史悠久的保險公司。
深圳辦事處主要從事資訊科技工程、編程、系統開發及產品管理,而數碼港辦事處則善用香港成熟的營商環境,集中從事業務發展、市場推廣及風險管理。「跨境經營模式可同時借助內地和香港的人才、文化和產品知識,加快公司的成長與發展。」
對於香港在數碼支付等領域是否落後於內地,盧廷匡認為必須按具體背景一併考慮。他指出:「香港的付款市場非常成熟。」譬如說,香港平均每人有兩、三張信用卡,但在內地卻平均遠少於一張。
科技不斷發展,加上應用範圍日益普及,造就了內地公司探索其他支付方式的轉捩點;而在香港,傳統金融機構長久以來卻一直存有疑問,就是究竟應該繼續提升現有系統,還是放棄多年來所作的投資。
盧廷匡說,香港多年來一直是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現在更立志成為領先的國際金融科技中心樞鈕,這不但需要有技術知識及商業智慧,還需要具備相應的人才,而盧廷匡深信母校香港科技大學正是人才薈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