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周文芝
隨著全球互連性日益增長,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及有效溝通已成為優勢。究竟有甚麽因素可幫助培養這一本領呢?
 
 試想像一下:你需要建立一個項目團隊,要結合擁有人工智能與商業分析能力的人才。假設你有足夠的資源,足以吸引全球最頂尖人才加入你的團隊,會有甚麽因素影響這個團隊的整體表現呢?照推斷,團隊每一位成員都擁有所需技術知識及能力去發揮和貢獻所長,然而,擁有知識與能力,並不表示每位成員都能夠及願意作出有效的溝通。在多元文化的工作環境中,有甚麽因素影響工作及溝通呢?過去十年的研究顯示,多元文化能力multicultural competence(又稱為文化智商 cultural intelligence),是提升多元文化團隊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
甚麽是多元文化能力?為何那麼重要?
多元文化能力是指在多元文化環境裡得以適應並有效工作的能力,當中包括(a)有學習不同文化知識的興趣;(b)擁有其他文化知識;(c)留意到本身的文化價值觀及信仰,以及這些價值觀及信仰所產生的潛在假設與偏見;及(d)能以對方的文化方式作出適當回應的技巧。簡而言之,當中包括了動機、知識、意識及技巧。
多元文化能力於不同工作領域裡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它會影響外派人員在執行國際任務中的調節能力;多元文化能力足以影響多元文化背景團隊的表現,以及跨文化談判的成效;它亦可預測營業人員向不同的顧客進行推銷的表現。有趣的是,在醫療服務方面,尤其是心理健康的領域裡,多元文化能力足可影響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及所提供的服務,因為文化因素會影響臨床症狀的判斷、檢測、理解及處理。
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多元文化能力?
多元文化能力是可以經過學習提升的,因此,商業機構及教育團體紛紛投放大量資源於培訓及教育上,他們知道國際經驗及接觸外國文化對提升多元文化能力十分重要。然而,每個人對文化培訓及國際體驗的接納程度並不相同,部份人會從中受惠,並隨著時間推移提升多元文化能力,而其他人則可能心生抗拒。為甚麽人們會有不同的反應呢?據我們最近的研究發現,箇中原因在於文化思維cultural mindset。
文化思維的研究,是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的延伸。研究顯示,個人對本身能力的想法,足以為自己創造一套自以為的社會現實,這套現實讓他們看見和體驗自己意料中的事情。成長思維的研究發現,有些人認為能力是可以改變的,有些人則抱著固有心態認為能力難以改變。最重要的是,面對挑戰時,前者比後者更堅持尋求解決方案,亦較重視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機會。最終,他們的信念變成事實,實際能力得以提升,表現勝過抱著固有心態的人。
我們的文化思維研究顯示,類似的過程亦足以影響多元文化能力的發展。在蹤向研究中發現,相信文化屬性可以改變的研究對象,對比抱著固有思維的人在跨文化環境中較為輕鬆自在,他們與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時感到較少焦慮,也較少預期自己會遭受社會拒絕,且能較輕易融入於旅居地。這些正面的經驗就能促進多元文化能力的發展。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我們也發現文化思維可塑性較高的人,能與外國合作夥伴建立信任關係,這種信任帶來雙方合作的行為及更佳的談判結果。簡而言之,我們的思維心態足以為生活創造一個自我實現的循環。心態的確至為重要,我們不單会看到自己相信的,也會把自己變成自己所相信的。
哪有什麼可以做?
不少人會因為擁有某種技能而被選派進行國際交流、海外工作或多元文化團隊合作,對部份人來說,他們正好善用這些機會建立互信關係、擴展人際網絡、增廣知識。但是對另一部分人來說,這樣的經驗讓他們感到厭惡。
按道理,文化思維可塑性高的人有一個自我選摘機制, 對於跨文化交流會感到較自在,故此,更樂於迎接挑戰,提升自己。相反,抱著固有文化思維的人一開始就傾向於逃避跨文化機遇;不過,部份人會因為實際價值而積極把握這些國際機遇。在日益多元的職場中,大家應注意自身的文化思維對於發展多元文化能力的影響。管理人員及教育工作者應考慮提供各種支援和訓練的方法。
傳統的跨文化培訓課程著重透過特定文化知識增强多元文化能力,這些課程通常會強調不同文化習俗及價值的差異,但過於著重文化差異,有可能不經意地加強了固有文化思維。因此,跨文化培訓課程有需要超越純粹指出文化差異,這一點十分重要;假如課程能著重培育讓人們意識到文化思維會如何導向自我實現循環的能力(或無能為力),或許會更有效推廣正面的跨文化交流。

甚麽是「多元文化能力」?
- 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
 - 擁有其他文化的知識
 - 注意不同文化價值及信仰,以及可能潛在的偏見
 - 以對方的文化方式作出適當回應的技巧
 
參考
- Chao, M.M., Okazaki, S., & Hong, Y. (2011), The Quest for Multicultural Competence: Challenge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Clinical an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5, 263-274.
 - Chao, M.M., Takeuchi, R., & Farh, J. (2017), Enhancing Cultural Intelligence: The Role of Prior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Implicit Culture Beliefs, Personnel Psychology, 70, 257-292.
 - Kung, F. Y. H., Chao, M. M., Yao, D. J., Adair, W.L., Fu, J. H., & Tasa, K. (2018), Bridging Racial Divides: Social Constructionist (vs. Essentialist) Beliefs Facilitate Trust in Intergroup Contex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4, 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