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銀行即聯儲局,由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及十二間區域性聯儲銀行組成,其中包括芝加哥聯儲銀行,該行主席兼行政總裁Charles Evans博士於三月下旬訪港,撥冗親臨科大商學院,分享他對經濟及美國貨幣政策的見解。
Evans博士首先回顧一些對美國央行發展有根本性影響的大事,當中包括1929年至1938年的經濟大蕭條、 1965 年至1980年的高通脹,以及1951年的Treasury Accord (央行獨立協議),這些事例同時影響他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想法。
[img]/files/Content/Uploads/P13087_02_002-566df468-451e-463f-8d54-ad9a92180e30.jpg[/img][img]/files/Content/Uploads/P13087_01_035-c95bf587-afc5-42f3-bf65-a9b17a202ffc.jpg[/img]
他認為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應時刻警惕從過去這些事件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他解釋:「中央銀行的挑戰就是要採取足夠的措施,以避免阻礙經濟發展,同時亦要在合適時停止干預。」
定立明確目標
Evans博士指出聯儲局需履行兩項重任:維持物價穩定及盡量增加就業機會。他以一張圓形圖表解釋聯儲局如何在未來數年實現目標,即中期保持以個人消費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計算的通脹率於2%,同時長期維持失業率目標於5.2%至5.6%。圖表的中心點代表兩個終極目標,偏離中心點即意味其中一個或兩個任務未能達標。
在實現這兩個目標時難免會遇到障礙,Evans博士指出在目前環境下,全球經濟不景,加上無法以名義利率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聯儲局需採取一些非傳統的貨幣措施,例如購買大量資產(即量化寬鬆)等因時制宜手段,以刺激經濟,實現目標。
國際事務
在提問環節中,Evans博士就不少有關全球事務的問題發表意見,例如在烏克蘭問題上制裁俄羅斯的影響、人口變化對勞動市場及就業數據的影響、股市價值等問題。
當被問及對美元前景的看法,他向在場人士展示一張約值二十美元的一萬億津巴布韋紙幣,強調貨幣相對價值的意義,清楚解釋維持低及穩定通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