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央银行即联储局,由位於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及十二间区域性联储银行组成,其中包括芝加哥联储银行,该行主席兼行政总裁Charles Evans博士於三月下旬访港,拨冗亲临科大商学院,分享他对经济及美国货币政策的见解。

Evans博士首先回顾一些对美国央行发展有根本性影响的大事,当中包括1929年至1938年的经济大萧条丶 1965 年至1980年的高通胀,以及1951年的Treasury Accord (央行独立协议),这些事例同时影响他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想法。

[img]/files/Content/Uploads/P13087_02_002-566df468-451e-463f-8d54-ad9a92180e30.jpg[/img][img]/files/Content/Uploads/P13087_01_035-c95bf587-afc5-42f3-bf65-a9b17a202ffc.jpg[/img]

他认为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时刻警惕从过去这些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他解释:「中央银行的挑战就是要采取足够的措施,以避免阻碍经济发展,同时亦要在合适时停止干预。」

定立明确目标

Evans博士指出联储局需履行两项重任:维持物价稳定及尽量增加就业机会。他以一张圆形图表解释联储局如何在未来数年实现目标,即中期保持以个人消费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计算的通胀率於2%,同时长期维持失业率目标於5.2%至5.6%。图表的中心点代表两个终极目标,偏离中心点即意味其中一个或两个任务未能达标。

在实现这两个目标时难免会遇到障碍,Evans博士指出在目前环境下,全球经济不景,加上无法以名义利率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联储局需采取一些非传统的货币措施,例如购买大量资产(即量化宽松)等因时制宜手段,以刺激经济,实现目标。

国际事务

在提问环节中,Evans博士就不少有关全球事务的问题发表意见,例如在乌克兰问题上制裁俄罗斯的影响丶人口变化对劳动市场及就业数据的影响丶股市价值等问题。

当被问及对美元前景的看法,他向在场人士展示一张约值二十美元的一万亿津巴布韦纸币,强调货币相对价值的意义,清楚解释维持低及稳定通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