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商業環境瞬息萬變,有些企業發展蓬勃,有些則面對不同困難;而企業在面對新形式的商業競爭環境之同時,還需要積極回應社會不斷提升的期望,履行社會責任,幫助弱勢社群。有見及此,現今的商學院透過加強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教育,建立學生的關懷精神,培育他們成為負責任的未來商業領袖。積極服務社群,關心人和事、以及所居住的地方正是香港科大商學院一向致力提倡的精神。
科大商學院學生鍾煥瑜早前前往尼日利亞主要城市喬斯進行實習,運用所學習的商業知識,參與非洲的滅貧工作。實習項目由AIESEC組織舉辦,屬於AIESEC「年青企業家」計劃 (Project YES, Young EntreprenerShip)之一部份,旨在扶掖新興經濟體系的年青企業家發展業務,指導他們推行成功的商業策略。在實習中,鍾煥瑜除了協助當地企業家發展業務,還因應其修讀的環球商業管理的課程之要求,自發加入與服務社會和擴闊學習體驗相關的元素,將學院提倡的社會服務精神伸展至世界其他地方。
[img]/files/Content/Uploads/b1-8f348991-11fb-4256-9d24-d9c7f72fd1d8.jpg[/img]
在為期六個星期的實習中,煥瑜參與了當地Highland Microfinance Bank的工作,其工作範圍除了顧客服務、出納、現金交易,以及市務推廣外,亦涉及當地的小額融資業務,包括處理小額信貸及小額儲蓄戶口。小額信貸服務讓當地農民和漁民獲得足夠資本,應付自然環境轉變所帶來的各種經營困難;而小額儲蓄帳戶的推行則有助當地人培養儲蓄習慣,並在他們有需要時提供達儲蓄額3倍的貸款。
煥瑜認為:「當地人不單只需要捐助,更需要自助、互助。對當地人而言,銀行及小額融資服務是有效脫貧的重要一步。」煥瑜亦分享了實習時遇到的文化差異經歷。在實習初期,她的同事會在沒問准她的情況下,取去部分她放在辦公室裡的零食,起初煥瑜對這些行為感到詑異,但她很快就意識到,這體現一種工作間的分享精神。「我希望香港人也可以同樣的慷慨和關懷別人;我會以身作則,用行動感染其他人。」
煥瑜亦要面對尼日利亞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 。在喬斯,每天只數小時電力供應,對當地人言而無線網絡或互聯網更好像是聞所未聞。在市場上,可以見到大量蒼蠅在食物間盤旋,而水源方面,只能靠從井中取出未經消毒的水。
縱使面對如此困難的情況,鍾煥瑜發現她的非洲之行一次實貴的學習及體驗,更令她對人生作出反思。「這次體驗讓我了解尼日利亞的環境和文化,並令我變成一個對人生抱持更開放態度及愛好和平的人;這些性格上的改變,同時亦讓我可以感染身邊的人。」鍾煥瑜說。
自2007年以來,科大商學院已與40多個機構合作,舉辦了53個社會責任項目,參與的本科學生達600多人。與此同時,在商學院教授的指導下,包括鍾煥瑜在內的80多名學生與20多個組織策劃合作計劃,開展不同的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