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最近,財經界對公司報告盈餘的方式有過一場熱烈討論;換言之,GAAP盈餘與備考盈餘各有哪些利弊? GAAP通過運用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制定的標準化“公認會計準則”達到統一。但是,分析師以及投資者、管理者和財經媒體認為,GAAP盈餘不一定能反映公司的核心績效。因此他們會調整數字,排除會降低收益的暫時性項目;由此得出的備考盈餘被越來越多地用在公司新聞稿和分析師報告中。

Frank Heflin、許尤洋和靳慶魯研究團隊考查了會計穩健性對GAAP盈餘和分析師預測的影響,認為這些影響有助於說明GAAP盈餘與備考盈餘之間的差異,並在GAAP盈餘和備考盈餘的屬性之間產生可預測的差異。他們對會計穩健性的定義是在足夠不利的情況下減記賬面值,但在有利情況下並不增記,既條件穩健性。其基本宗旨是,儘管股票持有人與債券持有人出於各種理由(大多與契約有關),要求GAAP盈餘符合條件穩健性原則,但符合條件穩健性要求的GAAP盈餘並不能滿足投資者的所有信息需要;備考盈餘有助於滿足這一要求。

研究人員分析了1995–2009期間的盈餘數據;為考查會計穩健性與盈餘持續性、盈餘平穩化和盈餘信息量之間的關係,他們使用了至少八個季度的盈餘數據,來估算公司層面的盈餘屬性和穩健性衡量尺度。

在本研究中,作者推測,提供備考盈餘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願望——獲取盈餘數字而排除條件穩健性對GAAP盈餘產生的某些後果,而分析師也照顧到這一需求。他們發現,條件穩健性與分析師的GAAP盈餘預測偏差以及分析師間分歧呈正相關。這些屬性促使分析師在盈餘預測時排除條件穩健性的影響。

他們的證據證明,與GAAP盈餘相比,備考盈餘的穩健性較低,備考盈餘和GAAP盈餘不一致的概率較高,且備考盈餘與GAAP盈餘之間的差異隨著穩健性增加而增大。最後,本研究發現,備考盈餘所排除項目的暫時性品質隨著穩健性增加而提高,這與以下觀點一致:即分析師從GAAP盈餘中除去暫時項目,得出穩健性較低的備考盈餘,是為了迎合投資者的需要。研究結果在控制特殊項目之後是穩健的,但沒有特殊項目時,則結果更強,這與以下結論一致:特殊項目捕捉部分而非全部條件穩健性的影響。總體而言,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備考盈餘在一定程度上是分析師為了滿足投資者對估值信息的需求而得出的,且分析師在預測盈餘時排除了GAAP條件穩健性的某些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