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肥胖是什麼造成的?問問街上的普通男女,許多人會回答:“吃得太多”,但大多數人會說“缺乏鍛煉”。但是,醫學研究已經證明,肥胖危機的主要因素是吃得過多。那麼為什麼一般人都普遍誤解”缺乏鍛煉”是肥胖危機的主因呢?

肥胖危機不容忽視。1980年,在工業化國家,被歸入肥胖類別的人不到10%;從那時計起,這一比率已經增至兩倍或三倍。肥胖是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風、骨關節炎、呼吸道疾病和某幾類癌症的主要因,其對健康和醫療費用的影響超過了吸煙和飲酒。這並不是說鍛煉是浪費時間:鍛煉對健康和保健有積極作用,能延年益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輕和維持體重。但鍛煉並不能“包治百病”:一杯星巴克摩卡可哥碎片星冰樂(Venti Java Chip Frappuccino)含580卡路里,你得暴走四小時才能消耗掉這一杯咖啡的熱量。

Aneel Karnani、Brent McFerran和Anirban Mukhopadhyay (諳寧寶)等研究人員一直在考察所謂的“外行肥胖論”,在四個國家開展六項調查,確定營養過度與缺乏鍛煉在外行肥胖起因論中的相對重要性。他們發現,大約只有一半外行人認為飲食不當是造成肥胖的主因。此外,他們發現錯誤地低估飲食重要性的人實際上往往更容易超重。作者想出了“Leanwashing”這個詞,來描述食品飲料公司的行銷與公關活動過於強調缺乏鍛煉對肥胖的作用,而對公眾造成的影響。

外行肥胖論有許多來源,但公司宣傳是最突出的原因。研究團隊指出,公開聲明、遊說、健身公益活動和食品行業贊助的體育賽事是間接影響。公司聲稱在説明攻克肥胖問題,但這些資訊並非不偏不倚,也與科學證據相左:極少提到“飲食不當”,而“鍛煉”、“選擇”和“均衡”則出現頻率很高。相比之下,許多衛生專家和社會活動家呼籲採取政府行動,比如對糖分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飲料徵收“罪稅”,限制不健康食物的行銷。一些國家已經實施了此類想法;而在政府干預被認為政府伸手過長且不受歡迎的美國等國家則未實施。

研究人員無意偏袒哪一方,但提出這一觀點:儘管個人要負主要責任,且公司對股東負有提高利潤的信託責任,但食品行業對肥胖危機負有部分責任。

研究人員的觀點是: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徵稅及限制食品廣告,嘗試直接向公眾宣傳飲食在造成肥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傾向個人層面的國家以及支持系統性政府行動的國家,這種做法可能都非常有用,並在政治上具有實用價值。這不僅會提高外行人的意識,有助於抵禦肥胖危機,而且還能減少“leanwashing”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