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威高爾夫是著名高爾夫球用具製造商,而American Software是一間專門設計供應鏈管理軟件的小型公司,兩間不同企業,涉及截然不同的行業,但事實證明,卡拉威高爾夫的回報影響著American Software,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一項由岑嶺、陳家樂、Sudipto Dasgupta和高寧合作進行的研究顯示,當你留心每間企業所屬行業的大環境時,便會發現一些「跨行業虛假信息散播」的情況——即有影響力的資訊從一個行業傳遞到另一個行業。
這些情況牽涉一間在兩個行業都有投資的大型企業,在上述情況,即該大型企業同時從事軟件和消閑產品業務的微軟公司。由於卡拉威高爾夫是消閑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若它的業績向好,自然對微軟有正面的影響,而這正面影響亦令American Software受惠。在微軟的主要行業中,American Software因為在其他行業沒有業務,所以是「純參與者」。
四位作者指出,之所以有這些交叉相互影響,是由於投資者無法將各公司的不同關係分拆。
「雖然投資者很自然會從龍頭企業身上尋找行業相關資訊,但這一點知易行難。大部分龍頭企業的業務結構相當複雜:超過80%的龍頭企業從事多項業務,而業務往往不屬於同一個行業。要找出龍頭企業的合理股價水平,主要和次要業務的資訊都是必須的,因為股票的回報受公司主次業務的基本因素影響。
「然而,由於投資者處理資訊的能力有限,他們可能忽視行業純參與者的基本資訊,而會選擇基於行業領導者的回報去買賣純參與者的股票。」
「他們認知上的限制亦意味著他們無法分辨龍頭企業不同的回報組成部分,即他們集中注重龍頭企業的主次業務資訊,以及他們的整體回報。」
研究團隊根據198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間的廣泛數據樣本,證實了以上現像。一間同時有主要和次要業務的大型企業(如微軟),其次要業務(如卡拉威高爾夫)的回報會影響其主要業務行業純參與者(如American Software)的回報。這種出現於同期和前後期的影響並非由共同經濟因素或企業之間的經濟連繫所產生。
一個重要的測試顯示,企業獲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躋身市場領導者後,其散播效應更加明顯:企業納入指數後三年,其次要業務行業的回報與主要業務純參與者的回報,兩者之間的關係更緊密。這證明微軟等大型企業是次要業務龍頭企業影響主要業務純參與者的渠道。
研究進一步指出,圍繞次要業務龍頭企業所發生的事件——如盈利發佈,亦對純參與者有影響。
四位作者總結:「『注意力受限制的投資者』有某種偏見,會影響純參與者的回報。我們的研究發現與這種偏見是一致的。投資者以分類去處理有限注意力的問題,他們主要觀察龍頭企業以獲得個別行業類別的資訊。然而,如果投資者無法過濾龍頭企業次要業務的無關信息,純參與者的股票會因跨行業虛假信息散播而被錯誤定價。」
接著團隊將研究這種關係的真正影響,如純參與者在主要業務行業的投資是否會受次要業務行業的回報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