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分析師是人,因此,也有普通人的某些弱點。在這些弱點之外,還要加上“定錨偏差”。定錨偏差是研究得最多的認知偏差之一,可導致個人作出不夠理想的決定。

人們在作出預測或決定時,過於強調起點,就會產生定錨偏差。就分析師而言,Ling Cen、希志和魏國強證明,其每股盈利預測(FEPS)受到行業中位數的影響,進而導致他們低估相較於行業平均水準而言FEPS異常高的公司的未來獲利能力,而高估FEPS較低的公司。

作者說:“估算公司的未來獲利能力是一項複雜任務,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這表明市場參與者可能會依靠顯而易見但毫不相關的資訊。

“我們的實證結果始終如一地證明這一觀點是正確的:定錨偏差,即心理學文獻中的重要認知偏差,在此重要的經濟背景中影響著個人的決策。”

他們設計了三項定錨檢驗方法,並將其運用於涵蓋1983至2005年的龐大美國資料樣本。結果顯示,定錨的確在發生,管理者也在對其作出反應。

首先,他們發現, 分析師的EPS預測值接近行業平均值,而原本不應如此接近,這導致分析師低估FEPS高的公司的未來盈利增長率。

其次,未來盈利預期有偏差,一旦披露實際盈利,FEPS高的股票往往 跑贏同一行業FEPS低的類似股票。

第三,管理者似乎意識到這些偏差的存在,並通過分拆股票對此作出反應,以至於其FEPS低於其他公司。

作者說:“我們發現,一家公司的當前FEPS已經大幅高於同行時,即便基本面資訊完全支援上調,分析師作出的上調似乎也並不充分。而對於FEPS低的公司,他們作出的下調也不充分。”

作者還發現定錨偏差存在於投資者。通常,行業平均值較穩定或市場參與者不夠成熟時,定錨偏差較強。

作者不僅對分析師和投資者的行為提供了新的見解,而且根據對預測中定錨偏差的理解,提出了可供遵循的獲利策略。作者說: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對典型定錨偏差高的公司做多,對定錨偏差低的公司做空,這種對沖組合在我們研究的期間裡,可產生0.71%的月風險調整後回報,相當於8.52%的年風險調整後回報。這種交易策略的獲利能力對至少持續12個月的投資期限依然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研究還表明,FEPS高的公司的管理者,可以採取基於股票分拆的公司策略。這種策略可影響分析師的盈利預測或修正,進而減輕估值偏低的現像,有時可減輕估值偏高的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