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資訊及通訊科技(ICT)發展一日千里,相關產品的壽命週期卻越來越短。新推出ICT產品的技術比上一代優勝,Windows作業系統及iPhone系列均是好例子。

然而,業界經常推出新產品為消費者帶來了挑戰:他們是要從舊產品直接跳級轉用最新的科技,還是要從比較近期的產品升級呢?

Xin Xu、Viswanath Venkatesh、譚嘉因及Se-Joon Hong研究了香港於2G及2.5G流動電話技術的競爭下推出3G服務的情況,以探討上述的問題。他們指出消費者轉用3G與否,視乎他們正使用什麼科技;他們同時發現數個影響消費者決定的重要因素,是學者及電訊服務供應商都會感興趣的。

作者們表示:「ICT服務供應商推出新一代平台時,在市場服務創新以及為他們的機構與消費者創造成功方面均面對重大的挑戰。」更重要的是,他們同時要考慮推出新ICT平台所需的大額投資,以及如何以這投資賺取最多收入。因此,供應商必須了解什麼因素促使消費者轉用新一代產品。

四位作者假設消費者目前使用的科技會影響他們對新科技的看法,以及最終影響他們會否轉用新科技的決定,在3G於香港推出前一個月訪問了4,400多名消費者。受訪者當時正使用2G(純話音)、2G(話音與數據,主要為文字訊息)及2.5G(話音及較高水平的數據,如互聯網)。3G推出後六個月,作者們進行第二次研究,詢問了2,300名消費者是否已轉用3G服務。

作者們特別有興趣知道消費者認為3G在硬件平台、軟件平台、應用程式及服務的互動,以及消費者選擇的多樣性等方面能夠如何提升他們當時正使用的服務。例如,要使用3G流動服務支援的實時體驗分享,消費者需要一個配備高質素攝錄功能的手機(硬件平台)、支援更快速數據傳送的作業系統(軟件平台)、優質影片拍攝軟件(應用程式)以及流動通訊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先進多媒體訊息服務(服務)。

作者們指出:「我們相信只有消費者認為在不同科技層級都同時有重要得益的情況下,他們才會轉到新的ICT平台。」

其他影響消費者決定的因素包括家人及朋友、傳媒,以及預期轉用新科技後的形象。研究發現視乎消費者正使用的科技而定,傳媒及朋輩對他們有不同的影響。

「消費者如果正使用功能比較遜色的舊科技,他們傾向對新平台有保留;在這個情況下,媒體宣傳活動只會加強消費者的負面看法,令所有廣告都有負面影響。因此,服務供應商決定市場推廣策略--特別是廣告或其他媒體--時必須小心。」

在四位作者的研究及模型中,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可解釋百分之六十消費者轉用新服務的決定;使用過往研究得出的模型時,只有百分之二十八。最重要的是,研究結果肯定了新平台是否能補足舊科技對消費者決定的重要性。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消費者都關注轉用平台是否會帶來很大的科技轉變。因此,有策略地管理由創新服務所引至的消費者行為轉變十分重要。使用比擬或比喻教學等傳訊及設計策略,可協助消費者了解新平台的優勢,避免他們使用新ICT服務時瞎摸碰壁。此外,由於新服務可補足舊平台的不同特點會影響消費者的決定,所以向他們提供相關的資訊是必要的。」

使用較舊平台的用戶會對新科技抱持不同的能度,因此四位作者建議企業發展市場策略時,應考慮不同用戶的需要。有效地管理在舊技術共存的情況下採用新一代技術可協助企業控制來自新舊技術的收入,同時配合轉用新科術的比率進行基礎建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