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預測中包含的微妙訊號不僅能向市場透露預測者不確定的事,而且能揭示他們的動機。一項針對經理對每股盈利(EPS)所作預測的研究顯示預計數值尾數是五仙的預測準確度較低,亦過度樂觀。
Linda Smith Bamber、許繼偉和P. Eric Young研究了1996-2004年期間3,265個管理層單點預測,發現近一半(即46.98%)的預測值按五仙區間捨入(即整數一元、五毫、兩毫半、一毫或五仙)。然而,實際EPS尾數處於五仙區間的僅佔20.12%。
雖然經理作出預測時可參考的資訊比分析師多很多,但其捨入的頻率卻與分析師接近-同一時期,分析師的預測有50.62%以這種方式捨入。
作者表示:「過去的研究指出,分析師將預測值捨入是對應不確定性的做法。但是在管理層的預測中,不確定性相信並非捨入的唯一決定因素。經理有更準確的內部資訊可參考,而且他們不必發佈收益單點預測,應可減少將預測值捨入的需要。」
「此外,相比非五仙預測,經理的五仙預測準確度較低,亦比較樂觀,所以五仙預測並不只是針對不確定性而作出的反應。」
作者認為捨入預測值有一定的戰略性經濟價值-當企業有專有資訊成本,以及當經理希望令市場認為不確定性較大的時候,便會將預測值四捨五入;後者可避免市場認為經理故意作出錯誤的預測。
這方面的依據包括:專有資訊成本每增加一點,經理最初提供的收益預測值捨入頻率增加8%(平均時間範圍是203天),修訂預測值的捨入頻率增加4%(平均時間範圍是164天)。
當經理有更大的動機令其預測傾向樂觀時,亦更有可能捨入其預測值。一個標準差令捨入初始預測值的可能性增加11%,捨入修訂預測的可能性增加3%。
不確定性也是一個因素,當其增加一個標準差時,令捨入初始預測值的可能性增加13%,捨入修訂預測可能性增加4%。
作者表示:「這些研究結果顯示捨入管理層預測值除了源於對不確定性的良性心理試探反應,也基於經理的戰略動機-特別是當經理要保護公司的專有資訊,以及為其個人經濟利益而做出投機行為時。這顯示戰略經濟動機是捨入預測值的原因之一。」
此外,三位作者發現經理捨入行為會影響分析師的後續預測。經理發佈五仙預測後,分析師發佈五仙預測的比例增加13%到61%;當經理發佈非五仙預測時,分析師的五仙預測下降11%至29%。
作者說:「就算是活躍的分析師,都會因為經理的五仙預測而發佈按照五仙區間捨入的預測,不過分析師的修訂預測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經理五仙預測的樂觀和干擾作出調整。」
作者補充說,經理在五仙和非五仙資訊披露間作出的選擇是決定預測明確性的一個微妙因素,這是以前的研究未有發現的。
BizStudies
經理的預測:以毫釐算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