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公司的策略不可避免地要考慮企業所處的政治環境。在聯邦制度下,情況可能很複雜,這是因為一個政黨可能在全國政府執政,而另一個政黨可能在州級或省級政府執政,即政治多元主義,另一種情況是國家級和省級政府都由一個政黨控制,即霸權。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差異會對商業產生溢出效應,在政治多元主義環境下,公司更有可能擴張。

Rajiv Krishnan Kozhikode和李家濤考查了印度的銀行。印度實行聯邦制,中央政府制訂銀行建立分支機搆的政策,但每個邦對政策的實施擁有主要決定權。建立分支機搆的政策由此產生了差異,表明政治多元主義對組織機構的影響。

作者說:「組織機構應享有更大的行動自主權,因為政治多元主義會導致較少的政府干預。雖然在全國性政府和低於全國級別的政府之間,對公共政策的權力不是均衡分配的,但是在政治多元地區,贏得選舉的需要確保任何一級政府都不會享有不受約束的控制權,且每個政府都可以懲處另一個政府。」

1948年至2003年期間843家商業銀行的資料證實了這一預感。在邦級執政黨不同於全國政府執政黨的邦,銀行擴張數量多16%。

但是,多元主義也有弊端。如果一個邦的選民不太可能改變其政黨偏好,平衡就會傾覆。聯邦政府看不到嘗試取悅該邦的必要,有可能不會給該邦提供資源。在此情況下,激烈的政治競爭可能不利於組織機構。這一觀點得到證實。作者發現,銀行在這類情境下不太可能擴張。

此外,依賴於政府的組織機構,如國有企業,可能不願意在實行多元主義的地方擴張,以免得罪各級政府。各級政府在印度32%的銀行中擁有多數股權。作者發現,在實行政治多元主義的邦,國有銀行的擴張幾率比私有銀行低57%。

考慮到所有情況後,在實行政治多元主義的邦,政治競爭的一個標準差,預示著銀行擴張率降低6%。

作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聯邦制國家等多元主義經濟體中,為了更清楚地瞭解政府的影響,簡單地考查一個級別的政府是不夠的。考查各級政府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由此導致的任何競爭,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數(其他)有關政府作用的研究都沒有重點考查這個問題。」

「但是,對政治多元主義所帶來的機會,組織機構的回應傾向也各有差異。我們的研究再次肯定有必要分別考慮全國級別和低於全國級別的各級政府,以及控制各級政府的政治精英之間的權力鬥爭。」

作者補充說,這些研究結果的意義不限於印度,也可能適用於其他實行分權或聯邦制度的國家,如歐盟、美國、加拿大和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