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間,包括安然和廢物管理公司在內的數家公司捲入臭名昭著的會計醜聞,這導致人們限制據信會削弱財務報表品質的做法。其中一個做法是「旋轉門」式聘任,即公司聘任其審計事務所的會計和財務高級職員。這類任命是否有害,當時尚無定論,現在一項研究表明,這種限制可能是沒有必要的。
2002年,薩賓斯-奧克斯利法案(薩奧法)宣佈限制旋轉門式聘任。Marshall Geiger、李祺夫和David North審查了截止於該法實行前,聘用高級會計和財務職員的情況。 他們發現此類聘任並不常見,即使確實發生,也得到了市場的肯定。此外,促使薩奧法作出這一限制的主要動機,即財務報表的品質,並未受到拖累。
作者說:「『旋轉門』式聘任受到薩奧法限制,是因為在數個臭名昭著的會計醜聞中,比如安然公司,高級會計和財務職員以前曾為其公司的外部審計事務所工作,這使人們擔心,此類聘任恐有危害審計和財務報表品質之虞。」
「如果此類聘任確實會顯著削弱財務報表的可信度,那麼股東很可能會對此持負面看法,因此市場反應也應該是負面的。而股東對此類聘用是持正面看法還是負面看法最終是一個經驗性問題。」
作者考查了1985年1月到2002年7月薩奧法生效前,3,176名新聘用的會計和財務高級職員,發現只有193名(即6.1%)直接聘自公司的審計事務所。市場對此作出了有利的反應,而沒有把這種做法視為有害。實行旋轉門式聘任的公司,平均正向累計非正常回報為+1.2%,而樣本中的所有公司為+0.2%。在小公司中,這種影響最大,達到+2.2%。
這一反應表明市場認為旋轉門式聘任是有好處的。前審計師熟悉公司的系統、人事和報告問題,因此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他們接受公司的工作也向市場發出了有關公司未來的正面信號。
作者說:「即使在控制其他特徵之後,市場對小公司的旋轉門式聘任也做出了正面的反應,這表明這些公司因為聘任其審計事務所的員工而得到市場的回報。」
「結合市場反應與旋轉門式聘任的低發生率,可以說薩奧法對這類聘任一律加以限制,可能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可能是令人惋惜的,至少從股東的角度來看是這樣。」
這類聘任仍有可能降低財務報表的品質,但作者沒有發現這方面的證據。他們首先考查了緊接於聘任之後的符號裁決性會計應計專案。如果旋轉門式聘任對財務報表的可信度有負面影響,則該數字應該會上升。在實行旋轉門式聘任的公司與其他公司之間,裁決性應計專案的頻率是相似的。
然後他們考查了針對重大誤導性財務報表發佈會計與審計執法公告的情況。實行旋轉門式聘任的公司,這方面的頻率為0.5%,低於不實行旋轉門式聘任的公司(為3.1%),有力地證明旋轉門式聘任沒有損害財務報表的品質。
作者認定,「我們的研究表明,在薩奧法施行之前,旋轉門式聘任並不常見,而即使發生了,市場也作出了正面的反應,且沒有跡象表明,實行這些聘任後財務報告品質顯著降低。因此,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薩奧法的規定可能無法有效保護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