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會計制度的原因,一些影響公司價值的重要商業活動並不能在傳統的會計報表得到體現。這意味著僅僅依賴會計盈利的投資者可能無法獲悉公司經營狀況的全貌。解決辦法之一是充分利用10-K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資訊。10-K年度報告是證監會的強制要求,它包含了比會計盈利更多的有用資訊。但投資者對10-K報告予以了足夠的關注嗎?
香港科大的尤海峰及其合作者Xiao-Jun Zhang認為,投資者對10-K報告的關注還遠遠不夠。儘管10-K報告包含的資訊能預測未來的會計盈利能力,但投資者對10-K報告往往反應不足。
作者說:「當公司呈報其10-K報告時,很多主要資訊很可能已經披露給公眾。每股收益、銷售增長率和其他重要指標往往提前數周甚或數月在收益新聞和電話會議中披露。因此,投資者往往把10-K的呈報看作是一種形式,並在很大程度上忽視該報告的內容。」實際上,分析表明10-K仍然包含很多對投資者有用的新資訊。
作者認為,在10-K的所有詳細資料中挖掘有用資訊需要付出大量努力,這也許是投資者對該報告反應不足的原因。作者說:「10-K資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數量龐大且高度複雜。解讀有關期權、遞延稅金和退休金的註腳需要許多專業知識和專業經驗。這對普通投資者可能是相當大的挑戰,並從而導致投資者反應不足。」
作者考查1995年至2005年期間呈報的24,269份10-K報告後,找到了證實這些觀點的依據。作者以10-K呈報日期前後三天的非正常股票回報率作為10-K報告資訊內容的衡量指標,結果表明,在10-K報告中披露好消息的股票在隨後的12個月裏,相對於同類股票,股價往往會上漲,而披露壞消息的股票,股價往往會持續下滑。
延遲反應的幅度也隨時間而增大。在呈報日期之後三個月、六個月和十二月時,披露好消息的股票產生的回報分別是1.49%、2.76%和4.25%。但披露壞消息的股票則在同一時期下降0.82%、3.20%和6.38%。
該研究證實了10-K報告的複雜性是導致投資者對該報告反應不足的重要原因。他們用報告的字數作為複雜性的衡量指標,結果表明,顯著的延遲反應僅存在於10-K報告複雜性高的公司。
作者說:「我們的發現表明,複雜性高的公司,股票價格在10-K呈報前後三天裏僅反映了10-K資訊總量的56%。剩下的大量資訊在後來的12個月裏逐漸被納入股價。」
「總體而言,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會計資訊的複雜度的確影響到投資者對該資訊的使用,並進而影響股價能否迅速有效地對此作出反映。這意味著,應該把10-K資訊編制得更易於為普通投資者所理解。」
BizStudies
為什麼投資者會對資訊反應不足?關於10-K報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