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研究所証明的那樣,在公司如何進入外國市場以及它們所做的投資類型上,文化距離可能是一個關鍵因素。但是,東道國公司在其母國項目中尋求外資介入時,又會如何呢?文化距離也影響到它們的決定嗎?
香港科大的李家濤及其研究伙伴Seung-Hyun Lee和Oded Shenkar通過對比涉及韓國公司的外來投資和對外投資,考查了這一情形。他們發現,盡管與外國合伙人的文化距離並未顯著影響韓國公司的首選控制度,但確實使它們偏愛國內企業勝於國外企業。
作者說:「對外投資和外來投資的根本差異是,前者涉及外國環境和外國合伙人,而後者僅限於適應外國合伙人。與外來投資者合作,本地公司可得益於既有的合法性和制度支持。」
公司在自己的環境中感到舒適,會選擇賦予其更多控制力的安排,不過這是文化距離所能產生影響的方面。文化距離遠的合伙人更願意讓當地公司用自己的方式管理,而不會嘗試在一個不熟悉的地域親自管理,而文化距離近的伙伴則會對提高其所有權感到舒適些,疑慮也會少些。
作者說:「文化距離在外來投資中的影響大於其在對外投資中的影響。歡迎外來投資的公司,由於其不熟悉合伙人公司的文化,會投入較少的資源。」
這些發現以386家謀求與外國合伙人發展合作關系的中小公司為依據。控制程度由所作安排的類型限定。高控制情形涉及對外投資的股權合資,以及外來投資的輸入分銷權。低控制情形是對外投資的輸出分銷權和外來投資的股權合資。
除了考查文化距離對外國合伙關系控制程度上的影響外,作者還考察了行業中大商社的存在和廣告強度等因素。大商社與韓國公司在外資企業中控制度較小相關,這也許反映了小企業在這些情形中的較弱地位。不過,廣告與較高的控制度相關。
作者說:「很可能是因為廣告投資的益處隻能在一個特定地點撥用,且不容易轉移。在廣告中注入更多投資的公司,可能因此有更大的動力,通過堅持掌握更多控制,在合作企業中更好地利用這種能力。」
總體而言,研究結果支持這一觀點:文化距離對外來投資和對外投資具有不對稱影響,並且這影響到公司的投資偏好。不過,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可能有局限性。
他們說:「研究結果可能具有韓國特異性,在其他國家可能會有不同的發現。例如,鑒於韓國是一個有著高不確定性規避和高權力距離特點的國家,那裡的公司可能更傾向於尋求較確定的合伙關系。對於以低不確定規避和低權力距離為特點的國家,來自這些國家的公司可能會發覺,在海外尋求機會更有價值。」
BizStudies
跨文化企業的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