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試將於916日至22日期間進行
  • 參與金管局牽頭先導計劃 以深入探討假設性的數碼港元的應用場景、設計及執行事項
  • 展示央行數碼貨幣在零售層面的實際應用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與滙豐今日宣布,將於9月16日起展開為期一週的假設性的數碼港元測試。該項目示範了學術界和私營機構透過緊密合作,並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帶領下,共同探索和試驗在香港應用央行數碼貨幣。

為準備是次測試,滙豐設計並構建一個平台,利用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模擬在不同零售場境的設定下,處理可編程貨幣的支付和即時結算。

近200名科大師生已報名參與試驗,而每位參加者可透過計劃特設的電子錢包內,獲得100元假設性的數碼港元代幣,在七天測試期間,於校內的咖啡店及飯堂等共5家商戶消費。

與此同時,原型數碼代幣亦具備智能合約和可編程功能,讓客戶於完成符合條件的交易時,可自動獲取預設的獎賞。

測試亦包括滙豐和科大商學院攜手進行的用戶體驗研究,相關結果將會用作日後進一步試驗及研究的基礎。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隨著香港正為數碼港元或將推出作好準備,我們十分高興與滙豐合作推展這項試驗計劃。憑藉商學院於金融​​科技領域的知識,加上科大師生對嘗試嶄新技術態度開放,科大是進行數碼港元相關驗證,以及探索其潛在應用的理想場地。」

滙豐香港區數字化總監博揚(Bojan Obradović)表示:「滙豐一直積極參與不同市場的央行數碼貨幣項目。我們擁有相關經驗,加上本身強大的數碼及交易銀行服務的能力,令我們能在短短四個月內完成設計、構建並於科大展開是次試驗項目,師生們亦對這個測試深感興趣。」

是次測試更利用科大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研究,以展示假設性的數碼港元的潛在優勢,詳情將於今年第4季公布。

譚教授補充:「這項試驗計劃為有關數碼港元的進一步研究奠下基礎,讓行業持份者更好了解其吸引力,以及於現有支付服務生態系統中的定位。」

博揚續指:「香港的支付生態系統百花齊放,而是次研究結果將有助驗證數碼貨幣在零售及公共場景的效用。我們期待與業界夥伴合作,利用創新科技的潛力,塑造貨幣的未來。」

滙豐與科大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共同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並探索數碼貨幣的發展潛力。在滙豐的贊助下,科大商學院去年已率先進行意見調查,以了解公眾對假設性的數碼港元的看法。

滙豐與科大商學院將由9月16日起於科大校內5家商戶展開為期一週的假設性的數碼港元試驗。圖為滙豐香港區數字化總監博揚((Bojan Obradović)左二)、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右二),及參與測試的學生。

圖為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中)及滙豐香港區數字化總監博揚(Bojan Obradović),於參與假設性的數碼港元試驗計劃的科大飯堂內。

假設性的數碼港元支付流程(消費用戶介面):

1) 於電子錢包主頁選擇「支付」按鈕進行支付,掃描由商戶提供的獨有二維碼

2) 檢查支付金額,選擇「支付」

3) 付款確認

4) 用戶可查看所有交易內容,包括假設性的數碼港元獎賞(如適用)

全文完

關於香港科大商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香港科大商學院)是一所年輕、創新和致力推動全球商學教育的學府。其卓越的研究成就和高質教學課程,廣獲各界認同,並於全球排名榜上名列前茅。有關商學院更多資料,請瀏覽https://bm.hkust.edu.hk。

傳媒查詢:
香港科大商學院
李應權
電郵:dannyyklee@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