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談及身兼銀行監管者、投資者和促進者的局方,如何能在銀行業以至其他行業帶動和推進可持續發展。
毫無疑問,氣候變化將成為全球未來十年極需正視的議題。香港金融管理局認為,各個司法管轄區均有責任遏止全球氣溫上升,而香港更可從中擔當重要角色。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出:「香港身為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完善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基礎設施,若我們相信金融機構的參與可以引發大眾對氣候變化的廣泛關注,並推廣可持續發展,則需有效善用這些基建。」
背靠內地,而且坐擁龐大的資金網絡,香港將在金融體系的「綠色化」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中介角色。
阮國恒稱:「中國所開展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多不勝數,為全球帶來龐大的投資機遇。香港需於其中擔當內地與世界接軌的橋樑。」
根據Boston Consulting Group於2020年10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未來30年,預計中國為達致其於2060年把淨碳排量減至零的目標,將需要約100兆人民幣(15兆美元)的開支。中央政府將考慮引入私人投資者,這無疑將成為資本市場的龐大機遇。
他指出投資者大多仍傾向透過香港尋找相關機遇,「我們需作好充分準備,以把握這些機遇。」
蓄勢待發
為此,肩負銀行監管者、投資者和促進者三項重任的金管局已整裝待發。
金管局身為銀行監管者,需確保各銀行充分了解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各種財務風險,並向其提供應對這些風險的指引。
銀行應謹慎思考如何在這些風險的影響下管理業務。阮國恒指出,銀行業界已開始面臨「實際」和「轉型」兩類具體風險。
在實際風險方面,颱風山竹一類的自然災害或會對抵押品的價值產生實質影響。舉例,若一幢物業經常因颱風吹襲而受損,而銀行基於該物業的抵押而提供貸款,將會承擔更大風險。
至於轉型風險則會延續更長時間,影響亦更重大。隨著社會開始過渡至低碳發展模式,用以實現變革的新興科技或會導致一些傳統行業遭到淘汰,塑膠製造業或是其中一例。縱使部分銀行仍能從中受惠,但向那些長遠看來逐漸式微的公司提供貸款的銀行,必將面臨高企的風險,因為這些公司極有可能無力償還債務。
阮國恒解釋:「銀行傳統上較擅於應對短期風險,而非長期風險。再者,要把該等風險轉換成可量化的實際標準殊非易事。
銀行必須把上述風險換算為能以金錢計量的指標,才能掌握風險背後所涉及的具體金額。對於那些需要用數字來進行風險管理的銀行,須設法量化實體和轉型風險,然後再置於一套可供管理的架構,過程需時。阮國恒表示:「身為銀行監管者,我們有責任確保這項工作盡量從速完成。」
環保思維
阮國恒認為監管流程本身亦須從環保思維出發,而且必須同時考慮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換而言之,監管流程需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考量。
當金管局作為投資者時,亦可成為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助力。負責管理外匯基金的局方,可透過遵從負責任投資的基準,推進可持續並且可量化的金融發展。
阮國恒舉例說,假設有兩個項目有待審批,長期風險調試後的回報率相當,而其中一個較為環保,「我們會選取更環保的一個項目,這就是對負責任投資基準的詮釋。」
他表示,金管局要求外聘投資經理恪守證監會於2016年制定的《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此原則有助鼓勵投資者釐定如何以最佳方法履行其擁有權責任。
金管局多年來一直與國際金融公司(IFC)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並於2020年11月公布了雙方達成的一項合作,鼓勵亞洲的商業銀行為邁向更綠色的未來制定相關策略及目標。
阮國恒表示:「是次合作放眼亞洲,值得期待。當中將對綠色議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希望引領業界提升技能,並提供操作指引,協助商業銀行日後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納入核心業務。」
此外,金管局亦在金融發展上擔當促進者的角色。阮國恒稱,香港整個金融體系均需掌握更多有關綠色金融的資訊和知識。金管局可透過開展更多研究並向業界分享所得,以及分享國際的發展趨勢和提供指引。
大學的角色
身兼科技大學商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的阮國恒表示,科技大學及其他大學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包括如何強化風險管理模型)正好派上用場。「我們嘗試在推廣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之餘攻克業界的重大痛點。」
業界所面臨的痛點,包括標準規範倍增、缺乏集中的數據,以及現有教育制度中知識和培訓不足。
阮國恒提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風險與傳統的風險截然不同,屬長遠性質,需以前瞻視野看待,而且較難量化,量化的基準亦欠相關研究支持。因此該領域需補給更多金融、氣候和環境科學知識兼備的人才。
科學和商業知識並重的香港科技大學和其他學府,恰好可填補以上不足。阮國恒說:「我們需尋找能把氣候風險換算成財務風險模型的專才,而這類專家在世界各地同樣極為匱乏,供不應求。
內地所開展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多不勝數,為全球帶來龐大的投資機遇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
在本地和全球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措施
綠色商業銀行聯盟
金管局與屬世界銀行集團成員的國際金融公司(IFC)簽訂了新的合作夥伴協議,以鼓勵亞洲的商業銀行為邁向更綠色的未來制定相關戰略及目標。金管局成為首個與國際金融公司合力推動此聯盟的夥伴機構,作為聯盟亞洲區域創始成員及首個區域執行理事,將為亞洲區商業銀行發揮綠色金融樞紐的作用。
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措施
金管局於2019年宣布了三項支持及推進香港綠色金融發展的措施,包括分三階段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銀行,支持負責任投資,以及在金管局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下成立綠色金融中心。
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
金管局是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的成員。該網絡的成員合力推動金融行業的環境及氣候風險管理發展,並鼓勵主流金融領域過渡至可持續的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