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商學院去年首次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主題研究計劃撥款,透過研究探討金融科技對個人投資者、金融機構及行業的影響,為香港邁向世界金融科技中心提供發展藍圖。項目獲此資助,反映金融科技對香港長遠發展的重要性。
金融科技正沖擊世界經濟體系。人工智能、區塊鏈及加密技術正改寫金融業,挑戰傳統銀行服務、投資、付款、監管、管治及運作模式。
若香港只盲目複製及跟從別人的政策及措施,缺乏一套適合自己的經濟發展策略,我們的金融業界便難以保持其競爭優勢。
研究計劃大網
研資局的主題研究計劃,目的是鼓勵學術機構,從事有助香港長遠發展的研究項目。透過具規模的主題研究,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與其跨學科團隊,正致力深入了解科技及金融服務業之間的相互影響,並對區塊鏈、機械學習應用、網絡安全及風險評估作針對性研究。
團隊及架構
基於金融科技的跨學科特性,研究團隊由來自科大、中文大學、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的會計、經濟、金融、資訊系統及統計專家組成。譚教授將帶領執行委員會,聯同學術顧問小組及項目顧問小組,推展八個不同研究項目:區塊鏈、網絡安全、風險偏好、機器人投顧、人工智能/機械學習、系統性風險、金融創新政策,以及人力資源發展。
由一眾傑出學者組成的學術顧問小組,將就研究方法及結果提出意見及指引,而由業界及監管機構代表組成的項目顧問小組,則會就研究結果提供意見及向業界發表。項目的日常運作將會在執行委員會的監察下進行。
項目工作
負責項目1的團隊,將就區塊鏈或分散式賬本技術所聲稱的優點進行評估及研究,分析它們的成效是否如預期般。這些優點可包括節省交易成本、提升內在可信度及去中心化。
項目團隊2將就強制性網絡安全保護方案對金融機構發揮的價值作研究。透過固有風險評估及成熟風險評估,團隊將比較預期及實質的修復能力,為系統的完善性定下藍圖。
特許財務分析師的標準風險剖析過程有五個步驟:目標設定、填寫風險剖析問卷、答案評分、認清資產分配及執行。項目團隊3將就機器人投資顧問在剖析投資者應用時(特別在問卷的分數),於整個自動化過程的問題上進行研究。
項目團隊4會在人工智能及機械學習應用的範疇進行研究,找出機器人投資顧問對個人投資者的行為有何影響。
有關人工智能分析公開報告內容的能力,將是項目團隊5的研究範圍。他們將致力研究數碼科技能否找出及分析那些在未經系統化數據中( 例如報章報道)的「信號」,以及這些信號能否評估及預測一間公司的表現。
項目團隊6將利用高頻及高維度分析技術,為香港建立一套實時風險監管系統。項目分三個階段進行:確認合適的數碼金融數據、統計模式設定及建立網上風險監管系統。
金融創新科技如何為香港提供持續發展機會,是項目團隊7將要面對的挑戰。他們將通過經驗模型、個案分析及問卷,解構金融科技服務,最後為金融科技發展政策提出具體意見。
最後,項目團隊8將透過專業訪談、問卷調查及人力資源發展預測,列出金融科技專才所需的技能,然後分析現有課程,了解人力資源的供應情況及需要。
這為期四年的研究項目已正式展開。「項目有兩個終極目標:使香港成為金融科技智能中心,以及分析香港在推動金融創新的能力,從而為其金融科技的持續發展提出政策建議。」譚教授說。
「第二個目標會涵蓋監管的環境、創新計劃的藍圖、與業界及初創企業的合作,以及金融科技人才的培訓及招聘。」譚教授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