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由香港科大商學院與私人銀行Coutts合作的研究發現,在2013年本港善長共作出120項金額達100萬美元或以上的捐款,數量較2012年上升15%。
該研究針對本港達100萬美元或以上的捐款規模和性質進行調查,包括慈善家所捐助的對象和地域。是項研究為Coutts提供本港數據,輯錄成其涵蓋英國、美國、俄羅斯、中東、內地、香港和新加坡七個國家/地區的「百萬美元善長報告」(Million Dollar Donors Report) 。
[img]/files/Content/Uploads/11-6d48a9b0-10fd-41db-ab86-37730d5616a0.JPG[/img]
香港科大商學院陳江和亞洲家族企業與創業研究中心負責收集並分析本港的數據。該研究中心旨在研究亞洲家族企業和創業,重點研究對亞洲乃至全球經濟有重要影響的華人家族企業。
捐款數量及捐款總額上升的原因
研究中心發現2013年本港共有120項100萬美元或以上的捐款,捐款總額合共9.35億美元,捐款項目及款額分別較2012年上升15%和7%。
陳江和亞洲家族企業與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金樂琦教授解釋:「捐款項目數量及總額上升的其中一個主因是2013年4月四川雅安發生地震,香港主要的善長均捐獻救災。」
|
年度 |
100萬美元或以上捐款項目 |
100萬美元或以上捐款總額 |
|
2012 |
104 |
8.77億美元 |
|
2013 |
120 |
9.35 億美元 |
|
增幅 |
15% |
7% |
在120項捐款中,最大兩筆捐款均來自李嘉誠基金會,佔總捐款額逾三分一。事實上,2013年的總捐款額有接近一半是來自基金會,而機構及個人捐款分別佔39%及12%。
2013年大部分款項均捐贈予本地組織或機構,而給予內地的捐款則較2012年上升,這相信與雅安地震的捐款有關。研究並發現包括公益機構、慈善基金及政府單位等83家機構去年至少獲一筆大額捐款。高等教育獲得最多筆捐款,在120項大額捐款中佔34項;除高等教育外,宗教及政府接獲最多捐款項目。
善長捐款取向
研究發現有超過一半的捐款總額是來自家族基金會、家族業務或其業務創辦人, 展示家族慈善活動乃本港大額捐獻的主要來源。為了進一步探討善長的決策,研究與兩位本港主要基金的代表進行訪問,深入了解他們所屬基金的行善理念及選擇受助機構的準則。
其中一位受訪者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公益事務主管劉秀苑女士,解釋基金運作和過去30年在本港的發展時指出:「我們希望基金捐款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確保善款能用於對香港及內地的重要及相關項目。」
在另一個訪問中,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主席田慶先先生回想他如何從父親田家炳博士接掌於1982年成立的基金會。田慶先指父親慷慨助人的精神啟發了下一代,延續父親對振興教育及改善學校素質的關顧。
金樂琦教授感謝各基金會代表無私分享其慈善公益的經驗,以及他們對所關心的社會事務之見解。他表示:「我們喜見研究中心能貢獻所長,整理本地大額捐款資料,為了解本地以至全球其他地區的主要捐獻活動出一分力。」
Coutts 百萬美元善長報告
Coutts自2008年起在英國發表百萬英鎊善長報告,探討英國主要慈善事業。至2014年此報告擴展至其他國家及地區包括美國、俄羅斯、中東(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國) 、星加坡、中國及香港,分析100萬美元或以上的捐獻活動之規模與性質,並訪問主要的慈善家,了解其為善最樂的個人點滴。該份報告提供了權威的分析,獲得國際媒體的廣泛注視。
Coutts的研究報告包括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個案研究載於以下網站:www.coutts.com/donors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