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同學有別,科大商學院畢業生Carrie 沒有加入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商界發展穩定的事業。相反,她投身於不同的社區,為各階層服務,並反思日益受關注的社會問題。

畢業於工商管理學士(專業會計)課程,這位年輕的企業家參與多個公益創意項目,包括創辦以專題介紹社會企業家的雜誌DreamMag,訪問他們如何實踐使命,協助解決急切的社會問題。她亦是Go Inside Cafe的創辦人之一,在這咖啡館的客人可預先代購咖啡或食品,讓其他有需要的人士隨後享用。

此外,Carrie 為非牟利機構中國孩童創意行動協會(Design for Change)的負責人,鼓勵兒童以「我做得到」的態度,發揮創意、勾劃未來。她的社區貢獻還包括「遊樂道」課後教育服務的工作,該社企組織旨在解決香港教育需求日增的問題,服務對像為低收入家庭的兒童。

難能可貴的交流體驗

Carrie就讀大學時已開始支持社區項目。她表示:「我曾問自己,畢業後是否真的想成為會計師?答案是不!我對社區工作一向充滿熱誠,並希望畢業後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從科大汲取的商業和會計知識確實有助我經營可持續的社區項目,因為當中涉及許多規劃和決策過程。」

在科大的其中一個學年,Carrie有機會參與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交流學習計劃。她感到十分欣慰的說:「那次經驗讓我有機會探索全新的領域,深入了解不同社區,令人眼界大開。」

努力不懈和堅毅的信念,是追尋夢想不可或缺的元素。Carrie坦言:「小時候,我是一個勤奮的學生,希望透過爭取好成績獲得父母的讚賞。然而,我的潛能在某方面被埋沒了而沒有機會發揮。自從在大學參與社企的義工活動後,我增加了自信。義工活動提供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置身其中,深入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

傳遞愛

透過營運不同的社區項目,Carrie盡展所長,協助別人追求夢想。她強調:「你的夢想可能微不足道,但把它付諸實踐才是最重要。我們希望啟發或協助他人實現人生目標,特別是缺乏財政支持和資源的一群。」

「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幫助和關心。我們並不著眼於金錢上的援助,而是給予他們愛與關懷。我們的宗旨是協助他們充實心靈。愛是具有感染力,被愛的人往往是快樂的。在這些人際的接觸之中,讓我更了解各種社會問題。我們要學懂感恩,快樂其實可以很簡單。」

Carrie樂意分享經營社企的成功竅門,包括妥善的資源與人手分配、適當的時間管理及分工。她補充說:「除了抱持應有的信念外,物色優秀的夥伴同樣重要,因為公益創意項目講求團隊合作精神。能找到與你目標一致的工作夥伴,對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至為重要。另一方面,從事社區項目亦須解決不同的商業需要,例如:支付租金和員工薪酬、舉辦市場推廣活動等。充足的準備功夫是持續改善服務計劃的關鍵。」

[img]/files/Content/Uploads/DFC在中国推动的多场工作坊-IMG_8490-cropped-0bd51a09-3ba9-468d-acec-35570b642f45.JPG[/img][img]/files/Content/Uploads/013-0dfe7d6b-3e6b-451c-a009-57ddd9ab5bfd.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