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一家人坐下来,打开电视机。市场调查员记录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并对数千个家庭重复这项工作。但是他们收集的信息是否真的有用呢?
家庭通常由若干个人组成。他们都在看电视吗?由谁决定看什么节目?这些问题对节目编排者和广告商至关重要。
香港科大的赵鹰及其研究伙伴Sha Yang、Yi Zhao和Tülin Erdem试图通过一个模型找到答案。该模型捕捉家庭成员在面对多种选择时所发生的行为互动。该模型在看电视的环境中得到检验。
作者说:「一些家庭成员与另一些成员一起看电视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有可能在与配偶、孩子或父母共享天伦的过程中获益。我们研究的正是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互动。」
他们在2002年四周时间里在187个家庭中检测这一模型。这些家庭至少有一个2-18岁的孩子。他们衡量了五类节目 - 新闻、影片、儿童节目、谈话节目和体育节目。从晚上6:30至10:15,每隔15分钟联络一次这些家庭,看他们是否在看电视,看什么节目以及与谁一起看节目。如此收集到的信息揭示他们在不同时段的个人偏好与共同互动。
显然,「家庭偏好」不能反映个人偏好。家庭数据以总观看频率为依据。在新闻节目样本中,这一数字总体上是41.38%。但如果按个人细分,父亲的数字是40.41%,母亲是46.05%,孩子是41.7%。体育节目的总频率是17.04%,但父亲是25.03%,母亲是13.17%,孩子是14.25%。所有五类电视节目都能看到这种差异。
作者说:「家庭观看模式和个人观看模式之间的这些差异表明,家庭层面的分析不能很好地捕捉家庭成员的观看行为。」
他们从观看伴侣的角度细分,证明父亲-母亲行为互动最强,其次是母亲-孩子和父亲-孩子。某些家庭特征也影响到这些互动。例如,收入较高的家庭,父亲-孩子在儿童节目上的互动增多,不过在非白人家庭、有上网条件的家庭以及父亲年纪较大的家庭中,这种互动较少。非白人家庭在新闻节目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在电影节目上以及住在较大城市的家庭在体育节目上,母亲-孩子互动较多。
收入、孩子人数、年龄和家庭结构(无论是否单亲)等因素也证明对个人偏好有影响。
作者说:「我们的模型估测能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内在及外在偏好对个人总体观看偏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电视节目的特征和个人/家庭类别对这些内在和外在偏好的影响。」
另外还考虑了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这对节目编排者有用,因为他们能向这些人推广他们的节目。作者发现了众多差异。例如,非白人家庭的母亲在新闻节目上的权力高于白人家庭的母亲,而非白人家庭的父亲在体育节目上有较大权力。
作者还考查了做出决定的过程,并发现所用的策略各异。家庭可能受到家庭成员平均偏好、偏好最低者及偏好最高者的引导。
总体而言,这些发现有助于增强营销商的认识,使他们的传播工作更有针对性,并可能影响家庭的购买和消费行为。
BizStudies
看电视:家庭互动如何影响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