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分析师应该为投资者提供独立的证劵分析报告信息来源,但实际情况并非始终如此。就在互联网泡沫爆破的前夕,分析师公布买入建议越来越多,卖出建议越来越少,这不一定是因为股票的基本面良好,而是因为他们的买入建议有助于其雇主保持现有的投资银行业务,吸引新的投资银行业务。这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于是2007年美国监管机构引入了针对分析师在证劵分析报告上的利益冲突提出的新规则。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规则出台以后实际上导致了分析报告中「买入」,「卖出」和「持有」的股票分布比以前更为均衡。

美国劵商协会2711号规则是美国证监会于2002年通过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禁止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和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成员把分析师的薪酬与其公司的投资银行交易挂钩。这些成员还禁止为了吸引未来业务而向公司提供有利的研究或特定的评级或价格目标。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监管条例是否真正改变了分析师的行为,变得比较独立了呢?

香港科大的陈富生及其研究伙伴 Chih-Ying Chen证明,这些规则确实改变了分析师形成股票建议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在提出股票建议时比以前更为独立了。

作者说:「2711号规则反映了这样的信念:把分析师的薪酬与投资银行业务挂钩,会阻碍分析师形成客观的估值和建议,促使其讨好企业管理层」。「我们发现2711号规则确实强化了分析师的独立性。颁布该规则后,他们的股票建议与股票内在价值估算的相关性变强了,而与利益冲突的相关性变弱了。」

内在价值估算,特别是残余收益(RIM)和市盈率与增长比率(PEG),可用于预测未来的股票回报,所以内在价值估算与股票建议的关系变强,说明分析师的建议与其说以外部影响为依据,不如说是以按照盈余预测估算的基本面价值为依据。

在利益冲突方面,其它研究发现,隶属于有投资银行业务的经纪公司的分析师,将股票建议从买入级下调为持有级时较慢,而从持有级上调时则较快。作者这里的利益冲突以外部融资需求和分析师所在公司承销业务量为衡量标准。分析师雇主的投资银行业务量越大,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越大。其次,分析师所跟踪的企业对外部融资的需求越大,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越大。

作者考查了1994-2005期间400,000个月度公司数据,跨越2711号规则引入前后阶段,这样就能看到该规则引入之前和之后的效应。

结果显示,引入2711号规则后,股票建议与基本面价值(残余收益或PEG模型)呈显着正相关。但在2711号规则引入之前的年份里,作者没有发现股票建议与基本面价值有任何显着关系。作者说:「这与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实行2711号规则后,分析师的股票建议与相对于股价的内在价值估算有更强的相关性。」

在利益冲突方面,引入2711号规则后,冲突衡量尺度与股票建议之间的关联度下降了30-45%。作者说:「引入2711号规则后,正相关性依然持续,但显着变弱。这些结果表明,自该规则引入以来,利益冲突对分析师股票建议的影响已经减弱。」

他们检验了各种影响规则出台前后的其它因素,看这些因素能否解释这些差异,但这些因素都不影响作者的发现。作者的贡献在于使用会计估值工具得出的结果,对2711号规则的效应提供了比其它现有文献更有说服力的实证依据。

作者说:「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实行2711号规则后,分析师卖出/买入建议的百分比有大幅增减,且其建议的收益率增加。但这不足以证明分析师的推荐依据已经有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比起2711号规则引入前,分析师在股票建议中纳入相对于股价的内在价值的份量多了,对投资银行业务带来的利益的成份少,这说明分析师的证劵推荐比以前更为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