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经济日报》,2025年9月19日
稳定币发行限制多 网络效应难发挥
黄昊
科大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中正式签署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后,稳定币在美国的发行量大幅增加,笔者认为,美元稳定币大举流通,对中国换汇管理有很大潜在风险。于本文,笔者讨论稳定币两个主要点,其一关于美元稳定币;其二是港元稳定币和人民币稳定币,通过剖析稳定币的发行和监管机制,探讨香港和内地有意发展稳定币市场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从换汇角度看,过去,如果内地的个人或机构把人民币转换为美元,并把美元存放在海外待用,必须透过银行或外汇交易平台进行换汇,只有把美元资金存放在这些可信任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中,美元资产才能够在海外运用,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在投资时,也需要中间商,无论是通过经纪行或金融机构,协助取用美元进行交易。
KYC身份验证与反洗钱
与此同时,传统金融机往往对换汇人(客户)身份进行验证,这个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是反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AML)法规的一部分,确保金融交易的安全合规性。内地拥有资产的个人或机构,在这些需要进行KYC身份验证的海外金融机构开户口,无疑是有成本的。第一,或需要亲身前来开户;第二,金融机构可能有合规性风险忧虑,而与内地相关机构配合,向内地监管机构提供受到官方怀疑涉嫌违反合规性汇换的客户资料。事实上,内地在新修订的「反洗钱法」第五章「反洗钱国际合作」中,便列明可「依法与境外相关机构开展反洗钱合作,交换反洗钱信息」(第47条)。
然而,稳定币在这方面的操作情况完全不一样。第一,持有稳定币——例如与美元挂钩的泰达币(USDT),是可以由个人持有,毋须存放于中间商。即在不用经过任何KYC,便可在某些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直接与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支付与结算。
第二,看情形,日后代币化的金融资产投资工具会不断涌现,稳定币可大派用场,在链上进行投资、质押(Staking),甚至参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 )项目投资,完全没有任何KYC。过往,个人或公司把资金转换为美元后,还需要考虑持有这些美元作甚么投资,如何可以避过KYC身份验证,要达成所愿,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只要把资金换成稳定币,无论用来向谁支付,或投资在链上任何资产,都可以完全毋须经过中间商第三方。笔者相信,此举会激励或增加把资产转换为美元稳定币的动机或行为。
当然,目前个人进行链上投资,需要有一定相关知识,包括硬件的「钱包」之类,但随着发展,笔者相信,消费性的软件程序操作,较前容易得多,更方便用户。
稳定币发展与网络效应
从以上分析的视阈再看港元稳定币,以及内地日后可能发行的人民币稳定币,笔者相信,香港和内地的监管法例较欧美甚至新加坡都更为苛严。香港金管局在本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前夕,于 7月 29日所发布的《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在指引第三章「发行、赎回及分销」3.51节便列明,监管机制倾向实施「实名验证」(KYC),「持牌人应建立充分及有效的客户开户政策及程序」。这些监管法例背后无疑代表港元稳定币发行后,可以接受使用的场景会较少。
事实上,稳定币资产需要有一个「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其使用及价值随使用的人数增加而增加。假如有两种稳定币,一种是USDT,接受使用的场景几乎毫无限制,交易帐户毋须「实名验证」;另一种接受使用的场景则有限,用户需要「实名验证」,这样,有什么原因要持有应用场景有限的港元稳定币?很显然,没有足够可随心所欲使用的场景,相信很少人乐意把资金转换成这种稳定币。
即使日后获发牌的公司,大家都可以做到KYC/AML ( 了解你的客户并打击洗钱),但显然也需持牌公司的营运网络展开后,取得「网络效应」,个人或机构才会乐意使用港元稳定币。在网络展开前,相信持牌公司也不会有激励源源投入资源,去进一步完善基础建设。因此,港元稳定币的交易场景限制和实名验证要求,是对「零售用户不友善」的设计,使持有港元稳定币的积极性和需求大打折扣,除非发行方强制性不接受其他稳定币,只接受港元稳定币的交易或支付。
应用场景受限 制约发展
至于人民币稳定币,虽然目前尚无相关发行或监管法例,但假如内地政府允许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监管法例应不会比《香港稳定币条例》宽松,其严紧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人民币稳定币发行后,内地用户是否可以无拘无朿地在链上比如Web3场景使用,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一旦可无约朿地把法定人民币转换为人民币稳定币,在链上买入虚拟资产,包括美元稳定币,这样便等同把法定人民币资产,转换为美元资产,相当于使外汇管制失效。可以说,人民币稳定币的使用场景相信亦有很大限制。
持有资金,关键是能够无约朿地使用,自主地进行投资、交易和支付。因此,即使人民币稳定币在海外通行,但持有人民币稳定币的用途在什么地方?事实上,只有当包括持有、存储、投资、汇换、赎回等整个生态系统有效建立起来后,人民币稳定币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如今稳定币被视为在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支付和新兴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且预料市场规模将大幅成长。在此大势所趋下,内地如何应对这个发展趋势?若人民币稳定币在发行限制条件多的情况下,很难同其他稳定币包括由Tether 发行的USDT 和Circle发行的USDC竞争。如何在确保资本管控与风险可控下推动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显然需要全盘性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