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经济日报》,2025年9月13

创意化成经济成果 资本作用日益关键

李家涛

科大商学院利国伟商学教授、商业战略与创新中心主任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百强创新集群排名榜。当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从去年排名第二,升上今年第一。排名标准评比结果反映,深圳-香港-广州在发展科技创新上的协作与合作,潜力巨大,并且在国家创新科技体系中,可望发挥更出色的作用及功能,作出大湾区特有的贡献。

创新集群是驱动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所在,是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柱。集群内汇聚了顶尖高校、研究人员、发明家、风险资本家和研发公司,共同连手推动创新科技发展,把创意转化为市场成果,给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源源新活力。

新增风险资本交易量指针

GII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历来均以两项指标作评比,其一是《专利合作条约》(PCT)公开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所在地;二是已发表科学论文的作者所在地,据此来确定全球最活跃的科技活动集聚地区。

然而今年新增一项指针,即风险资本交易地。据知识产权组织解释,这项新方法能够整体地揭示发明家、科研人员和风险资本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换言之,风险资本投资活动可协助捕捉到科技知识如何转化为初创企业的孕育,并最终在市场上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更充份体现出科技创新的实力;通过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成长模式,带动经济体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从整体角度看,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分布于33个经济体。集群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中国(24个)、美国(22个)、德国(7个)、印度和英国(各4个),以及加拿大、日本和韩国(各3个)。

在科学论文发表量方面,排列前三的集群分别为北京(占全球总量的4%)、上海-苏州(2.5%)和深圳-香港-广州(2.4%)。PCT申请量方面,占比最高的集群为东京-横滨(10.3%)、深圳-香港-广州(9%)和首尔(5.4%)。由此可见,无论在论文发表或PCT申请方面,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都具优异实力。有关百强前十位在创新发展上的信息,以及PCT申请涉及的技术范畴,由此显示当前创新科技发展的主要行业脉胳,笔者不详列,读者可参考表一表二

把创意转化为经济成果

值得指出的是,在新评比机制下,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于今年排名榜中脱颖而出,攀上顶峰。去年排名第6的圣何塞-旧金山,跃升至第3;去年排名第 22的伦敦市集群,在新增的风险资本量指标下,基于风险资本在当地的活跃性,升上第8位;上海-苏州集群则由第12跃升至第 6,反映把技术转化为市场成果,资本因素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事实上,在技术转化为市场成果的过程中,资本是当中的关键推动要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无疑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而在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内,涉及技术转化为市场成果全程的协调和合作中,可以发挥充更大的作用。据报告的资料,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风险资本交易量的全球占比为 2.4%,低于「圣何塞-旧金山」(6.9%)、纽约市(4.8%)和伦敦(4.4%),可见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增长需要和空间。

香港通往国际创科中心之路

再细致地看,在深港穗集群中,PCT最多的申请人,分别是华为、OPPO和中兴通讯;科学论文发表最多的组织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在风险资本交易中,香港显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很显然,把创新技术转化为市场成果的重要性,随着技术演进、新技术应用覆盖的行业范围愈来愈广、潜在的巨大经济商业机遇而愈来愈大,是以在深港穗集群内,成员间优势互补和分工的协调与合作,亦愈来愈重要。

因此,香港加速与大湾区内城市的合作和联动,相信有助香港把金融资本要素的实力和优势进一步放大。目前,特区政府已公布了三项各涉款100亿元的计划,包括「产学研1+计划」、「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和「创科产业引导基金」等,除了加强孕育本地重点创新产业,支持初创企业成长外,吸引更多海外优秀科技企业和人才落户本地,拓宽筹融资和上市路径,形成一个有利把创新科技转化为市场成果的生态系统,不仅对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更重要是对香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转型,确立清晰的发展定位,在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过程中,形成可操作的发展路线。

表一: 2025年十大创新集群及其足迹

排名

经济体

科学出版物全球占比

PCT 申请量全球占比

风险资本交易量全球占比

总计

1

深圳-香港-广州

中国

2.4

193,635

9.0

117,542

2.9

6,916

14.28

2

东京-横滨

日本

1.4

115,773

10.3

135,129

2.2

5,154

13.92

3

圣何塞-旧金山

美国

0.7

56,510

3.9

50,813

6.9

16,296

11.50

4

北京

中国

4.0

331,874

3.8

49,792

2.9

6,727

10.71

5

首尔

韩国

1.7

142,509

5.4

71,318

3.1

7,376

10.32

6

上海苏州

中国

2.5

206,292

3.3

42,819

3.7

8,705

9.49

7

纽约市

美国

0.9

74,833

1.0

13,705

4.8

11,283

6.76

8

伦敦

英国

0.7

57,152

0.5

6,981

4.4

10,411

5.66

9

波士顿-剑桥

美国

0.9

75,168

1.5

19,333

2.0

4,592

4.35

10

洛杉矶

美国

0.5

42,946

0.9

11,832

2.5

5,891

3.93

数据源: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库,20255

括号内为实际数目

表二: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尖端技术范畴

PCT专利

科学论文发表

范畴

占比

范畴

占比

数字通讯

26%

化学

17%

计算器技术

19%

工程

16%

视听技术

8%

技术

12%

电机机械

6%

生化及生物技术

8%

电信

6%

临床医学

8%

测量技术

4%

地球科学

8%

光学

3%

物理及数学

7%

其他

28%

其他

24%

数据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百强创新集群排名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