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经济日报》,2025年6月13日

建有效抗压力 企业长寿不衰

彭 倩

科大商学院金乐琦亚洲家族企业与家族办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关税战、贸易战和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升温,多重外部不稳定性因素冲击企业。加上企业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家族企业如何在如此严峻的经营环境下实现「长寿」呢?对正处于当下「百年变局」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燃眉之急。

长寿企业的一大关键特质,是拥有强大的抗压与风险抵御能力。然而,这种抗压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演进式」治理体系

首先,笔者认为家族企业需采取「演进式」(evolving)治理体系。这种不故步自封,灵活应变的发展和治理模式,具有高度的制度弹性和靱性,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治理的核心就是决策。当企业决策方向明确,才能持续稳健发展下去。家族企业第一代掌舵人往往是「一言堂」,决策一锤定音。虽效率高,但随着掌舵人年事渐高,或其视野与知识无法跟上时代变化,一次错误决策,足以使企业发展无以为继,甚至遭市场淘汰。

考虑到「强人专制」治理模式带来的风险,家族企业的第二代往往会推动向「集体治理」转型,吸纳众人的智慧,以降低一人专断带来的风险与弊端。

然而,当集体决策发展到一定阶段,随之而来的决策流程复杂性,往往会导致决策成本上升、效率下降。笔者认识一家非常优秀的华人家族企业,现已传承至第四、五代,其现任掌舵人在笔者所在研究中心的课程中分享经验时坦言,如今反而想简化集体决策的流程。集体决策机制(如设立家族委员会)往往需要召开各种会议,难免增加沟通成本与时间投入,因此企业有意简化决策机制,实属情理之中。

只有通过「演进式」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决策流程,企业方能面对不断演变的形势,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并在面对重大危机时,可能由一人当机立断,一锤定音,决策才会及时和高效。

显然,家族企业的治理体系并非追求绝对完善,滴水不漏,而应是一套能随环境变化不断演进与调适的机制。正是这种灵活性,使企业得以培养出抵御风险的抗压力量。

专注主业 适度多元化

第二,家族要专注主业,并适度多元化。家族企业或家族办公室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普遍认可一项重要原则:无论在经营或财务管理上,都不应该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应分散风险,采取多元化策略。包括笔者在内的多项研究皆指出,不少百年老店正是透过多元化实现长寿。

但笔者在此强调,多元化并非机械式的东做一点、西做一点。家族不可能如万精油般样样精通,主业是家族最在行的,要是可以坚持下去是最好的。企业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核心主业,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并适度多元化以对冲行业选择风险。以李锦记为例,其以「酱料」作为核心主业,长期享誉市场,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拓展多元业务,秉持创业精神,先后涉足中草药健康产业、物业投资及初创企业等领域。

财务保守 控制增长

第三,财务保守、控制增长。笔者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百年老店,而日本是全世界百年老店排名数目最多的国家。笔者数次到日本进行考察,访问过多家百年老店,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规模普遍较小,售卖的产品十分精致,有口皆碑,例如剪刀、眼镜和糕点等。当笔者询问东主有没有想过扩大经营规模,远销海外时,对方一听,马上说「不、不,不……」。

显然,业务规模扩张往往需要透过借贷来融资,这会增加企业的债务压力。一旦外部环境出现突变,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因此,长寿企业的一大特征是,家族企业主能够控制自己的野心和虚荣心,不盲目追求企业快速扩张,在财务上保持谨慎,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或可快速变现的资产),控制增长的步伐。

利他主义精神

第四,坚守利他主义精神,这是笔者一直强调的观点。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着眼家族自身的利益,也必须同时关注社会整体福祉。因为没有大家大我的安稳,何来家族小家小我的繁荣。家族可通过「影响力投资」与「策略性慈善」等途径回馈社会,并藉此将家族的正向价值观传承到下一代,这正是家族企业实现代代传承,长寿发展的关键所在(关于企业利他行为的重要性,读者可参考〈佛国Mindfulness智慧 助家族企业常青〉一文,刊 2024年9月20日)

接受变化 适应变化

第五,家族企业需具备「接受变化、适应变化」的实践精神。唯有深刻理解「变化才是永恒」的本质,方能在动荡不定的环境中持续前行。前述四项原则皆与此核心理念紧密相连。随着时代更迭与市场演进,故步自封即意味着退步,终将被时代抛弃、遭市场淘汰。

总的来说,通过实践上述五点,家族企业不仅能提高应对外部风险和冲击的抗压力,化险为夷,甚至转危为机,发展历久而不衰。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