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信报》,2025426

评介信息部分披露 网购平台利润最优

石梓君

科大商学院市场学系助理教授

在网上零售平台,消费者往往通过评介或评分,去了解货品更多质量信息,从而决定是否购买。事实上,在线「信誉系统」(Reputation systems)对于纾解卖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发挥重要作用。不过,「信誉系统」的设计有点复杂。有平台鼓励消费者在「信誉系统」留言,写下评语或评级,并向外披露尽量多的信息;但也有一些平台有所保留,只向大众披露部分信息。

究竟信誉系统是否应该向大众披露所有货品的信息,抑或平台可从隐藏一定程度的信息中获益?从另一个角度说,信誉系统中信息披露的最优量,是处于什么水平,对平台销售产生什么效果?在目前在线销售大行其道下,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信息不对称妨碍交易

传统观点认为,市场应尽可能解决卖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教授在其开创性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的论文,分析在「柠檬市场」下,信息不对称所出现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交易行为,说明信息不对称会阻碍市场运作,甚至有时会导致市场失灵。

目前,在在线零售市场上,一些网购平台可能从经验中发现,全部公开货品讯息的真相,对销售不利,有损利润,因此隐藏部分信息,但却不清楚此举背后的原因,也不知道最佳解决方案。笔者好奇,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但一定程度的隐藏信息,是否有利于平台的售货利润?

笔者联同两位学者对此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假设信誉系统中,所有评论信息都是真实的,并且是由平台上实际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所撰写。我们的分析模型中有三个参与者,分别为卖家、消费者和在线平台;与此同时,市场中有两种类型卖家(低类型和高类型),低类型和高类型卖家分别提供基础质量低和高的产品。

三方各有思量

在三者中,基于货品质量会影响其在信誉系统上获得良好评级的可能性,于是卖家会考虑是否投资于改进货的质量量;而消费者则会使用先前消费者生成、并在信誉系统中披露的评级信息,来更新他们对焦点产品预期质量的信念。至于平台决定通过信誉系统向潜在消费者作出多少信息披露,以实现更高利润为目标的信息披露决策,通常涉及两个可能相互矛盾的考虑:其一隐藏当中一些信息,去激励卖家改进质量的努力;另一则尽可能通过纾解信息不对称,来促进有效交易。例如,电子商务平台向未来的消费者披露产品评级以促进交易,但不会过于透明,以确保卖家继续提高其产品质量,增加口碑。

我们的分析模型对焦三种情况:一、完全披露货品所有的评分信息;二、部分披露;三、全完不披露。对于每一种情况,我们都指定了每个参与者的均衡策略及其相应的结果。有关研究方法和分析步骤,不在本文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我们的论文——"Design of Platform Reputation Systems: Optim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本文集中讨论研究发现和结果。

部分披露有助利润优化

主要研究结果发现,平台在部分披露的情况下,会比在完全披露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利润。部分披露的好处来自两方面。首先,部分披露(与完全披露相比)可以给予卖家更多投资于货品质量改进的动力,从而可提高货品价格,为平台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在信息完全披露下,会降低卖家投资货物质量的动机,如果投资成本高于货质量改进的预期收益,卖家索性不会投资于质量改进,后果不利于平台的销售利润。

相比之下,部分信息披露产生了双重激励——产生更多好评,并在给定评分的条件下提高共享信誉——从而使投资回报高于成本。换句话说,当货品质量改进带来的收益大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减少损失,平台将更倾向于部分披露而不是完全披露。我们将这种效应称为「质量改进效应」。

质量改进+销售增长

其次,拥有完整信息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低档产品质量太差,因此没有购买兴趣。然而,消费者在获得部分信息的情况下,无法完全区分低档产品和高档产品,因此质量足够高的心理预期,使得两个卖家的货品都有机会卖出,带来更多销售,我们称之为「销售增加效应」。

总括来说,平台信誉系统的信息部分披露,通过「质量改进效应」和「销售增加效应」,可以把利润最优化。在建模分析时,我们将平台的信誉系统设计,视为卖方投资决策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前提,并寻求确定使平台利润最大化的信息披露量。研究结果清楚显示,信息完全披露并非平台的营销策略优选,反而信息部分披露或不披露,可以使完全披露情况下被挤出市场的产品得以获得销售;此外,部分披露也会增加高端和低端卖家改善产品质量的动力。总而言之,信誉系统上信息部分披露,有助平台利润优化与信息透明度之间取得平衡。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