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信报》,2025年3月29日
超级明星公司与大学主修科选择
楼 栋
科大商学院金融学系讲座教授、金融研究院主任
教育选择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人福利以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报读大学,选择什么主修专业学科?这项决定对一生前途的影响不言而喻。
针对这个议题,笔者分析了一个很重要,但很少有学者研究,却又经常为大众媒介提及的事情——行业中出现「超级明星」公司(即少数表现出类拔萃的企业),与大学专业学科入学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美国《斯坦福日报》 (Stanford Daily)曾报导, 2013年,斯坦福大学本科生报读主修计算器科学的人数,几乎是2006年的四倍。这可能是因少数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如当时称为「脸书」‧Facebook公司)取得巨大成功;而《纽约时报》当时亦有一篇文章认为,学生纷纷涌向计算器学科,因为不少人梦想成为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脸书」创办人,现易名「Meta」)。
表现突出 名成利就
大学生往往被「超级明星」所吸引,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和决策,也深受其影响。首先,那些超级明星公司和成就显赫的企业家,媒体经常大肆报导,吸引无数大众眼球。此外,成为超级明星公司和著名企业家,往往名成利就,获得丰厚收入。这两项特性的结合,使超级明星公司对大学生报读专业主修学科的选择,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力。
据心理学的研究,在个人认知资源有限之下,「突显性」(salience)在推动人类决策方面起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Shelley E. Taylor 和 Suzanne C. Thompson在其论文〈追踪难以捉摸的「耀眼」效果〉(Stalking the elusive “vividness” effect)中指出,「『突显性』是指当一个人的注意力,被差别地引导到环境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其他部分时,该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将在随后的判断中获得不成比例的权重」。 笔者认为,超级明星公司和显赫企业家的「突出」成就——尽管不能代表整个行业——在塑造学生的期望和决策上,发挥重要影响作用。对于超级明星公司与大学主修学科选择之间的关系,笔者联同两位同事学者(蔡达铭教授及Abhiroop Mukherjee教授)进行实证研究。
泛美航空与克赖斯勒汽车
首先,据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定义,「超级明星系统」(superstar system)的特点,是收入和公众关注的分布呈现高偏度(highly skewed distribution)。我们透过该行业的「横截面股票收益偏度」(cross- sectional stock return skewness),来衡量超级明星企业在该行业的存在。
顺笔一提,「横截面股票收益偏度」是指在某同一特定时间点,不同股票收益的分布偏斜程度,反映股票收益分布的不对称性。偏度(Skewness)是衡量分布不对称性的指标。根据定义,一个行业的「正」(或「负」)横截面偏度,反映少数公司相对于行业同行是表现得特别优异(或差劣)。例如,泛美航空公司(Pan Am)在20世纪60年代的表现,比同行高出250%以上,导致航空运输业出现巨大的「正」横截面偏度;洛克菲勒和克赖斯勒(Lockheed and Chrysler)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表现,比同行高出300%以上,导致制造业的收入正偏斜度很高。
第二,我们关注一组大学主修理工科专业(例如,计算器科学与化学工程),这些主修专业很容易「对照」到一个或多个行业领域(例如,信息技术与制药)。第三,由于大学生通常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确定自己的专业,我们关注大学生毕业前 t-7 年至 t-3 年(即从高中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行业回报偏度,以解释第 t 年毕业时的大学主修专业分布。
入行工资低 就业目标行业未达
实证结果表明,超级明星公司的出现,与相关大学专业学科的报读入学人数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这种正向关系,可通过两种一般机制来解释。一方面,超级明星公司的出现,可能预示着行业前景更加光明,因此,学生选择相关的主修领域,以期获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基于劳动需求)。另一方面,超级明星公司的存在,或并未有提供有关未来行业前景的信息,但学生被这些个别巨星的「非行业代表性」的良好观察所吸引(基于劳动供给),投身到这个行业。
为了实证评估基于劳动需求与供给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我们考察了该群体进入就业市场时的工资和净招聘(价格-数量对‧the price-quantity pair)。研究分析切合下述经济观点:劳动供给(或需求)出现相对较大的外移,导致入门级工资的下降(或上升)。顺笔解释一下,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能是因为更多劳动者进入市场,或者劳动者愿意以较低的工资提供劳动。至于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可能是因为经济增长、企业扩张或技术进步,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
研究结果值得三思
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超级明星公司的出现,与相关领域的大学入学人数增加有关,但被超级明星吸引进入主要领域的学生群体,在毕业时以至毕业后 20 年所赚的工资较低;毕业后,在与大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工作的可能性亦较低。这个工资结果显示,劳动力供应的增加(以相关领域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的形式),若没有伴随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转变,会降低入门级员工的平均工资,但不会影响就业规模。
笔者这项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利的职业结果,可能会造成长期性影响。鉴于超级巨星公司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行业相继崛起,研究结果值得引起人们对影响生活的决定,作出更慎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