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解牛集],2025125

应对逆境冒险行为 两种方式效果逈异

龚亚平

科大商学院管理学系系主任及讲座教授

随着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升级,企业家会面临更多逆境,如何应对逆境?过往的有关企研究不仅分散,也未能全面勾勒出企业家面对逆境所采取风险承担的应对方式。究竟是以积极行动方式、抑或以消极行动方式应对风险?有研究专注于积极性的「创造性的风险承担」(Creative risk-taking),这种应对行为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也有研究专注于负面性的「不道德的风险承担」(Unethical risk-taking),企业面对逆境,采取了违反社会规范的负面行为方式应对。

基于企业家是商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性推动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区分不同形式的冒险行为,研究逆境对企业家行为的不同影响,加深社会对企业家冒险行为的理解。

积极或消极面对逆境

对于积极或消极冒险行为的两种应对逆境方式,我们假设企业家通过「创业拼凑行为」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behavior ‧EBB ) 或「亲组织不道德行为」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 ,作为应对逆境的两种不同行为方式。

「创业拼凑」理论阐释创业者在有限资源和不确定性环境下,充分利用其手头上的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据此去不断克服挑战、抓住机会、解决企业面临困难的一个过程;透过资源拼凑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是社会对企业家的期望。

至于非规范性的冒险行为,笔者通过开发 UPB理论模型,把那些有违社会规范要求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用以应对逆境,来提高企业利益,我们视之为应对逆境的消极冒险行为方式。

「感兴趣」与「感愤怒」

我们推断,逆境会引发情绪变化,即「感兴趣」(Interest)与「感愤怒」(Anger),进而引发积极性的 EBB 和 消极性的UPB不同的应对行为方式。我们引入「情绪视阈」(Emotivational perspective),以阐述「感兴趣」和「感愤怒」在逆境中的作用。「感兴趣」能够发挥独特的激励力量,推动逆境中有用的知识创造过程(例如,EBB)。「感兴趣」以注意力、警觉性和好奇心的体验感为标志。与「感兴趣」相反,「感愤怒」情绪状态会优先考虑立即消除特定威胁,并引发自我防御行为,并且很少考虑道德约束。

此外,我们提出「韧性特质」(trait resilience)会调节企业逆境对「感兴趣」和「感愤怒」情绪体验的影响,所谓韧性,可理解为从创伤、痛苦事件甚至逆境中复原,并重新产生良好的适应能力。

在此阐明了基本的分析概念后,再说研究样本。我们对韩国初创风险投资企业家进行了纵向研究,最终样本总数为 100 名企业家,在510 个月度观察值中,有 482 个(回复率为 94.3%)。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 34.7 岁,平均创业时间为 64.6 个月。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作出 6个实证假设,有关假设和研究方法,本文不拟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笔者的论文”Time to get your hands dirty: Bricolage or pro‐organizational unethical response to entrepreneurial adversity “),而聚焦于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的启迪。

逆境刺激出创造力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企业逆境与 EBB 呈正相关,并且当「韧性特质」较高时,EBB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增加「感兴趣」而增加。第二,研究发现,企业逆境与 UPB 呈正相关,以及当「韧性特质」较低时,UPB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即「感愤怒」情绪会增加。

高「韧性特质」企业家对逆境的反应富有创意,因为他们倾向将之视为一种智力刺激体验;而「韧性特质」低的企业家,对逆境的反应可能出现不道德行为,因为他们倾向于将其解释为一种威胁性体验,往往以有违社会规范的行为应对。

笔者这项研究,展示了企业家何时以及如何做出创造性或不道德的冒险行为,以应对逆境反应。

至于研究在应用启迪层面,第一,我们的研究还为企业家提供了切身的启迪。首先,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家的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逆境既可以产生建设性结果;也可以产生破坏性的结果。一方面,企业家可能会将逆境视为好奇心和探索机遇的源泉,从而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

了解「韧性特质」 从中获得优势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家可能会将逆境视为不可接受的事件,导致他们对道德决策变得麻木,从而做出有违社会规范的行为。因此,企业家必须注意自己对逆境的态度,辨别自身是以好奇抑或愤怒眼光,去看待逆境。培养这方面的正念,将有助于减少负面解读和作出不道德行为可能性。

另一项重要发现,是企业家在逆境中,「韧性特质」的重要性。「韧性特质」高的企业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逆境中有趣的方面,从而培养创造力。相反,对于「韧性特质」低的人,逆境煽动愤怒,从而导致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企业家可以通过使用心理测量学上合理的标准,从关注自己的「韧性特质」中获得优势。

对政策制定者来说。首先,不道德行为不仅危及个人创业和社会,而且还可能在重大危机期间和之后,破坏创业生态系统。企业家以不道德行为作为应对措施,或可于短期内度过逆境,从而对自己产生能力强、灵巧和聪明的错觉。政策制定者需要认识到,企业逆境可能导致不道德的决策,尤其是对于「韧性特质」低的企业家而言。有了这种认识,政策制定者可考虑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例如,制定政策或培训课程),来避免出现不道德行为。

其次,政策制定者应帮助企业家在颠覆性变革中,识别和利用新的商业机会。从本质上讲,企业逆境不仅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机遇。因此,政策制定者可以建立一个平台,让企业家可以获得新的商业机会,并支持企业家转变业务,以适应和利用这些新前景,引领社会经济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