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经济日报》,2024年9月12日
用好科技集群实力 加速「深-港-穗」合作
李家涛
科大商学院利国伟商学教授、商业战略与创新中心主任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8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较去年24个增加 2个。美国紧随其后有20个,德国有8个,印度和韩国各占4个。国家在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东京-横滨城市群位列榜首,其次是中国深圳-香港-广州,中国北京升至第三位,而美国加州圣何塞-旧金山城市群(硅谷地区)排名第六。
申请专利与发表科技论文
据经合组织(OCED)的定义(《Innovative Clusters: 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245页),集群(Clusters)是一组的组织,其特征是,要么具有共性(如地理位置、共同技术的产生和使用等);或者相互依赖(如买方-卖方、产入-产出或价值链的关系)。集群反映城市群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活力。
GII中的科技集群排名,根据两项指标:一是《专利合作条约》(PCT)公开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所在地;二是已发表科技论文的作者所在地,据此来确定全球最活跃的科技活动集聚地区(参见表一)。换言之,在这个集群区内,发明人和科研工作者高度密集。
表一 全球十大科技集群排名 | ||||
排名 | 科技集群城市群 | 所属国家 | PCT 专利申请数量* | 发表科技论文数量* |
1 | 东京-横滨 | 日本 | 3712 | 3231 |
2 | 深圳-香港-广州 | 中国 | 2303 | 3469 |
3 | 北京 | 中国 | 2189 | 15893 |
4 | 首尔 | 韩国 | 2542 | 5320 |
5 | 上海-苏州 | 中国 | 885 | 4368 |
6 | 圣何塞-旧金山 | 美国 | 7885 | 9211 |
7 | 大阪-神户-京都 | 日本 | 2435 | 3341 |
8 | 波士顿-剑桥 | 美国 | 4462 | 17934 |
9 | 南京 | 中国 | 907 | 14499 |
10 | 圣地亚哥 | 美国 | 6279 | 5189 |
数据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方网站
* 数量为过去5年,集群平均每100万居民所提交的数目。 |
从专利申请领域窥产业布局
值得一提,排名第一的东京-横滨城市群,以及排名第二的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两者表现最好,是基于PCT的高申请数量,其中,位于东京-横滨的三菱电机、位于深圳-香港-广州的华为所提交的专利申请,对整体申请量贡献极大。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平均每100万居民提交了2303份PCT专利申请,发表了3469篇科技论文,所提交PCT申请涉及的科技领域,按百份比排列,分别为数码通讯(26%)、计算器技术(20%)、视听科技(8%)、电信(6%)、电机机械(6%)、测量技术(4%)、光学(4%)及其他(26%),由此可窥见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内科技产业的布局梗概,另从资料看到,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与美国圣何塞-旧金山集群的科技产业布局各有不同侧重点。美国占比最高的专利申请领域为计算器技术(26%),并相当重视医学科技和生物科技的研发,而半导体专利的申请,在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中缺席(参见表二)。
表二: 「深圳-香港-广州」与「圣何塞-旧金山」集群 申请专利的科技领域 | |||
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 | 圣何塞-旧金山 城市群 | ||
申请专利尖端科技领域 | 占比% | 申请专利尖端科技领域 | 占比% |
数码通讯 | 26% | 计算器技术 | 23% |
计算器技术 | 20% | 数码通讯 | 11% |
视听科技 | 8% | 医学科技 | 7% |
电信 | 6% | 生物科技 | 6% |
电机机械 | 6% | 半导体 | 6% |
测量技术 | 4% | 医学药物 | 6% |
光学 | 4% | 视听科技 | 5% |
其他 | 26% | 其他 | 36% |
资源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方网站 |
顺笔一提,申请专利和科学论文发表的数量,美国圣何塞-旧金山城市群平均每100万居民提交了7885份PCT专利申请,发表了9211篇科技论文,比深圳-香港-广州(排名第2)为多,但排名反列于后(第6)(见表一),原因是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的人口数目,远多于 圣何塞-旧金山城市群的人口,排列是按平均100万居民提交的数量为圭臬。如果从人均PCT专利申请和人均科技论文发表看,美国硅谷地区的科研活动还是最为密集。
新兴经济体创新增长强劲
再看深一层, 数码通讯和通讯设备制造科研活动,在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十分活跃。由于手机和通讯设备等所需的零件多、款式更新换代频密,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了大量的专利申请。数据可见,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内,华为过去5年申请专利的数量达到 26949件(占集群内申请总量 23%)、OPPO 9001份(8%)、中兴通讯6606份(6%),反观硅谷地区,Google、苹果等科技公司,专长于软件开发,弱于制造,其过去5年专利申请数目,Google为3792份(占集群内总量 8%)、苹果2498份(6%)、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2498(5%),均远低于华为等企业,由此也可以窥见两个科技集聚群的各自的优势和短板。
当然,一国或地区的创新能量,除了含科研活动的专利申请及发表论文外,亦视乎其基础研究、人才汇聚以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等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实践。今年科技创新集群的排名,十大变化不大,但在百强的动态发展中,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创新增长,尤其是中国,较高收入经济体为强劲,包括埃及的开罗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可见创新科技集群在新兴经济体逐步崛起。首次进入百强的中国科技集群有江西南昌(排名94)、云南昆明(98)。澳门-珠海亦首次进入百强之列(100)。换言之,粤港澳实至名归成为国家的重要科技创新活动基地。
深化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科研合作
很显然,如何利用集群内个体企业的专长和优势,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和有效的互补性,以促进集群内的创新,对当前香港经济需要发掘新增长点来说,实在十分重要。加速和深化同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互补合作,显然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国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经济面对升级转型,透过创新科技建构新产业和新模式,以促进经济向高端的多元化发展,几乎已是社会共识和期盼。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于今年7月上旬的立法会会议上透露,特区政府继今年5月落实推进「产学研+计划 」后,会于今年内推出 「新型工业加速计划」、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 」,并引领和促进大学、研发中心和业界在第三代半导体进行研发,此举可望增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的科技实力,填补了集群区内半导体研发不足的短板。此外,特区政府亦表示会大力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推动香港园区的建设,这些政策的推进实在不宜延宕。
总的来说,目前香港冀透过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换代转型,在当前中国科技高速进步的形势下,香港加速和深化同深圳及广州城市群在创科领域互补性合作,是一条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可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