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需来自公私营领域的巨额投资。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国际事务及可持续金融主管巩姬蒂表示,证监会身为监管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机构,除有责任密切关注绿色金融的发展,亦需思考如何能从中予以支持。
监管机构参与本地、区内及国际上的标准制定流程,因此对香港以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有见及此,香港证监会的国际事务及可持续金融小组一直全力投入,协助香港发展为亚洲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金融枢纽。
证监会国际事务及可持续金融主管巩姬蒂表示,绿色金融的发展步伐一日千里,并无放缓迹象。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于2060年前把净碳排量减至零,进一步履行在《巴黎协议》下的承诺,此发展动力有增无减。
巩姬蒂称,为实现此目标,必须斥巨资在一些基建及其他项目上,而这笔资金不能完全来自公营机构,私营领域亦需参与,故此公私营领域必须携手合作,制定标准和解决各种问题。
她指出:「合作目的是使资金流符合低碳排放量和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的路径。」
香港在此方面具备优势。巩姬蒂说:「香港多年来积极参与全球不同组织,因此在绿色金融领域尤为有能力协助内地与世界接轨。」
证监会身为监管机构,必须思考自身如何能在本地以至全球层面就此提供协助,同时紧贴监管领域瞬息万变的发展。
蔚为热话
绿色金融成为近年热话。世界经济论坛于年初发表的最新一期《全球风险报告》,列明数项威胁人类存亡的风险,而排名最高的五大风险无一例外与环境相关。极端天气现象,缓解气候变化的行动失败,以及丧失生物多样性,均对全人类存活构成威胁。
现时有确实证据显示,自然环境与我们的粮食、水源、社会发展和生产线直接相关,而大家亦屡见这些新冒起的风险酿成全面的业务风险,最终导致重大的财务损失。商界领袖现时亦已意识到,气候及ESG(环境、社会和管治)的可持续发展可与其业务的实质关联,因此,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公私营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负责监管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证监会在此领域的职责,是与业界紧密合作,制定监管要求,并以保障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衡量风险。
巩姬蒂解释:「我们需顾及当中的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等事宜。极端气候等实体风险会对业务产生影响,而转型风险则主要与政府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商业行为的影响相关。」
开诚布公
巩姬蒂表示,证监会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正是透过披露相关规定,令这些事宜公开透明,而证监会相信,只有企业贯彻披露可供比较的资料,方可让投资者获取准确的信息,作出更精明的投资决策。
证监会于2018年发表《绿色金融策略框架》,当中聚焦以下范畴:加强上市公司、投资产品及资产管理人在ESG方面操守的披露,特别是与气候风险相关的披露;促进绿色或ESG相关投资产品的发展;提高投资者对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认知;加强各方在贯彻落实可持续金融方面的能力,以及推动香港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不过,证监会去年一项调查显示,仅三成半的资产管理人会在其工作中贯彻考虑ESG因素,这数据令证监会的工作更具挑战。
「调查结果驱使我们继续致力敦促资产管理人把气候和ESG因素纳入考虑,以顺应国际发展潮流。
积极改变
投资者对业务决策中积极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企业的兴趣渐浓。巩姬蒂指出,与ESG相关的基金于2019至2020年间从20只大幅增加至33,预计此数字在未来仍会急速攀升。
2020年3月,证监会成立了气候变化技术专家小组,成员包括来自资产管理业、信息服务供货商、负责制订标准的专业机构及业界组织的代表。各成员将从不同角度提供技术支持,协助证监会制定监管策略以管理气候变化风险,并向资产管理业提供实务指引。
巩姬蒂称欧盟正制定多项监管措施,而当欧盟的《可持续金融披露规例》于明年生效后,欧洲的资产管理人将须披露更全面的资料。
由于ESG及绿色金融在亚洲尤属新兴概念,因此有必要向公众灌输有关知识。为此,证监会旗下的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透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为一众投资者提供理财教育。
巩姬蒂说,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同样重要,「绿色金融属跨学科领域,涉及不同范畴的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并由各界的专家集思广益。」
巩姬蒂建议一众教育工作者继续以开放心态,思索与海外地区合作的可能,「香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有助本地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负责监管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证监会在此领域的职责,是与业界紧密合作,制定监管要求,并从保障投资者的角度衡量风险
证监会国际事务及可持续金融主管巩姬蒂
证监会推动绿色金融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
证监会及金管局已成立跨机构督导小组,以协调金融业就气候和环境风险的应对措施,加快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并支持政府的气候策略。小组成员包括环境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保险业监管局及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
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
证监会一直与不同海外监管机构合作,其中,证监会副行政总裁梁凤仪女士同时为理事会级可持续金融工作小组的副主席,并在此小组旗下处理「漂绿」、保障投资者和资产管理人披露事宜之工作分部出任联席主席。证监会同时是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亚太区委员会的可持续金融工作小组主席。
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
证监会亦是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的成员,此网络旨在推动全球致力履行《巴黎协议》的目标,并巩固金融体系就绿色投资事宜管理风险和动用资金的角色。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小组负责就更有效披露气候相关财务信息制定建议,从而驱使相关人士或机构作出精明的投资、信贷及承保决策。小组让持分者更清楚了解金融业的碳相关资产百分比及其附带风险。
證監會就建議對基金經理施加的規定展開諮詢,有關建議旨在要求基金經理在投資及風險管理流程中考慮氣候相關風險,並須作出適當的披露,藉此滿足投資者對於氣候風險資訊愈見殷切的需求,以及打擊「漂綠」(greenwashing)行為。根據有關建議,《基金經理操守準則》將予修訂,而證監會將會列明預期的基本規定及標準,以便基金經理遵從有關規定。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先生(Ashley Alder)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及相關風險,日漸成為全球監管議程上的首要工作。建議的規定有助確保基金經理妥善處理氣候相關風險,並可促進明確、可比較和高質素的披露,讓投資者充分掌握相關資料的情況下作出決定。」
《證監會就應對基金所涉及的氣候相關風險展開諮詢》,證監會網頁,202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