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新冠疫情震撼国际社会,然而基于种种因素,惠理集团联席主席苏俊祺对中国市场的前景仍是非常乐观。身为首间及唯一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领导,苏俊祺已准备就绪,期待迎接疫情过后的新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这说法绝不夸张。需求、供应方面与金融的种种冲击,加上政治上的乱局,重挫全球市场。
无人可预知危机后的全球经济状况,但有专家凭目前的经济数据,作出有根据的预测。惠理集团联席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苏俊祺相信,无论怎样,疫后的世界肯定不同。「虽然中国未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但毫无疑问它的表现会超越其他市场。」
苏俊祺相信,将来会出现更多的政府介入,更大量的印钞措施,极低水平的利率,以及更大的资产泡沫。他认为,这资产泡沫肯定会拉阔贫富之间的差距,造成社会动荡。
「到某个时刻,制度便会崩溃。政治而言,左翼政治家会获得支持,民望大升。到时,就会出现财富再分配的情况。」
苏俊祺指出,虽然过去的50 至 70 年是全球财富累积期,但出现分配财富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战争或是政府改变分配资源的方式。苏俊祺估计,在未来的五至十年,这情况会再现。
在消费方面,苏俊祺预测,非接触式经济会盛行,包括电子商贸和在线娱乐的蓬勃增长。惠理集团已将投资组合作适当配置,以便受惠于新趋势。
反思商业模式
苏俊祺表示,企业须反思现时的商业模式。过往,适时制存货管理是惯常做法。然而,企业现在应考虑,是否须要累积现金储备作存货及供应链管理之用。「商业领袖的思维也须改变。」
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使资本主义及利伯维尔场的潜在危机恶化,各样的挑战可动摇资本主义。「解决方法之一是改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或会影响国家经济增长,但换来的是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苏俊祺表示,惠理集团未因疫情而将策略改变,中国终归会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公司会把握中国的机遇。他又指出,中国的储蓄率很高。「为求持续发展,我们须进入中国市场。」
苏认为,中美关系现时是光明前的黑暗。现时,中国不似以往那么倚赖出口和倚靠其他国家来扩展经济。中国或许会被孤立一段时间,但中美并无选择,最后必须再次保持友好、伙伴和盟友关系,他说。
中国将领先全球
苏俊祺坚信,中国将比其他市场率先从疫情中复苏。他的预测乃基于中国的最新经济数据。该等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及消费指标均呈现V型反弹。
根据2020年3、4及5月的数据,固定资产投资的按年数字,3月份下降9.4% ,但5月份则回升3.9 %。商品零售3月份下降15.8%,但5月份收窄为2.8%。
电力生产业亦然,3月份按年数字也下滑4.6 %,但5月份则回升4.3 % 。
消费品也如是,化妆品、家具、汽车、烟酒均呈现相同的V型反弹。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逐步恢复,个中原因很多。苏俊祺认为「中国[比西方国家]更有能力应付这危机。」他指出此乃先入先出现象。中国亦受惠于其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群体之一。2017年全国总储蓄率达47%,在世界银行观察的170 个国家中,排行第三位。
苏俊祺指出,现时中国的经济相当自给自足,这在对抗疫情大有帮助。「中国本身境内已包罗创新、生产、销售及终端消费者。所以,相比其他国家,所受供应方面的冲击也较轻。」
中国的刺激经济方案,规模也比其他国家小。美国注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8% 的巨额于刺激经济方案,而中国的则只是国内生产总值5% 以下。
看好中国
「我们相当看好中国,」苏俊祺说,他更引述某主要银行的研究,表示中国仍按计划朝着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目标迈进。苏补充说,关键的增长驱动力在于数个投资领域,包括消费升级、高资产值个人数目上升,及科技和5G 的广泛应用。此外,升读高等教育人数亦会增加,同时在线服务平台及健康护理产业,也会进一步发展与增长。
「现时中国的强势不容忽视,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16 %,换言之,我们可视之为一大资产级别。」
苏俊祺估计,中国发展的步伐短期内不会放缓。「但须顾及的因素也不少,例如中美关系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会否卷土重来,只有时间可证明。但至少目前而言,今年下半年情况已改善了不少。」
现时,中国已不似以往那么倚赖出口和不倚靠其他国家来扩展经济
疫后市场展望
作为亚洲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惠理集团认为,考虑市场现时的风险因素,对中国市场以下的五个投资主题影响较少。
- 消费升级 ─ 趋向高价品牌的大潮流
- 科技及 5G ─ 研发创新及5G 的领先地位
- 高等教育 ─ 强劲需求及学费增加的可能性
- 在线服务平台 ─ 目前消费率及渗透率偏低
- 健康护理 ─ 人口老化及现有医疗开支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