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家族百年业务计划的平稳和持续发展方面,新加坡金鹰集团主席陈江和的家族办公室担当领导角色
从商多年的陈江和深谙发展和扩充新业务所需的条件。金鹰集团管理多间与资源相关的制造企业,作为集团创始人兼主席,陈江和成立了业务遍及全球的企业,同时要肩负这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陈江和采用的长期业务发展策略,同样可应用在他的家族办公室。其家族办公室的一项重任便是要制订传承计划,令他的家族业务继承过程谨慎而顺畅,实践百年基业。
他表示:「约七、八年前,我们认为是时候成立家族办公室。在此之前,核心业务与家族办公室的工作是一起进行的,现在家族办公室在核心业务之上,担当监督角色。」
他明白业务兴衰有时,因而尽量放远目光,开阔思维,务求业务能存续,且世代兴盛。
陈江和认为各行各业都存在颠覆的力量,期望能永远经营同一业务是不切实际的。为应对这个问题,他的公司会尝试踏足一些新的业务,把握新的机遇,务求令业务更多元化。
专注可持续发展
作为家族办公室和核心业务的主席,陈江和表示:「当我经营核心业务时,我主要考虑增长和盈利,但在专注家族办公室时,我会较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空间。」
陈江和自1967年起从商,当时为石油业的承建商。1973年,他创办金鹰集团的前身,从事夹板生意,并向全球拓展,业务现遍及印度尼西亚、中国、巴西、加拿大及西班牙。
他解释自已的传承计划面对很多挑战。首先,年轻一代领袖需要学习必要的技能,以适应发展地域分布广泛的业务集团的需要。
第二,他们要有能力为家族管理投资,当中涉及制订股息政策,保存和增加财富。第三,下一代需要进一步发展家族的慈善事业。
陈江和表示家族正在制订约章,而他与太太黄瑞娥已建立了约章的基础,主要秉持五个传统的中国家庭价值观:孝、和、勤、俭、恩。他们希望这些价值观能灌输给下一代。
孕育未来领袖
陈江和称,他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已向他们介绍家族业务:「太太很早已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业务。孩子读小学时太太在公司工作,孩子下课后会在她的办公室做功课。我们从没要求他们从事家族业务,对他们来说今天参与的工作,可说只是顺其自然的过程。」
陈江和确保子女具备经营业务所需的技能。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先后在其他不同公司工作,有机会亲身参与其他家族企业的工作,学习宝贵知识,吸取经验。
他表示:「两个女儿曾在纽约和香港等地的银行工作,而幼子从事顾问咨询工作,为多间著名跨国公司提供服务,他们都获益良多。」
如果他们不想从事家族业务,他们可以不加入公司。陈江和说:「长子知道自己的管理风格不同,不想在重视流程的大型企业工作,所以他成立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同样做得有声有色。」
陈江和认为家族企业的未来领袖会「自然」产生,第二代传人将会自行选出领袖。
流程制度化
就家族财富而言,家族办公室监督股息政策。「我们尝试将流程制度化。股息拨归家族作金融投资之用,并分为三部分。」
陈江和称:「第一部分是捐款,作慈善用途,第二部分是透过保守投资保存财富,第三部分是实现增长。」
「所有在家族办公室工作的家庭成员均领取薪水,像其他专业人士一样。他们目前并未获得直接派发的股息,但我们会在适当时候制订相关政策。」他解释道,我们内部会作出很多投资决策,有些工作则外包给专业资产管理人。
延续家庭价值观及传统
家族第二代固然需具备领导业务和家族办公室的能力,但价值观和经验如何世代相传?
黄瑞娥说:「最重要是向他们灌输传统的中国价值观。我为四代人作好规划,因为年轻人有可能已忘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陈江和补充:「我们跟子女讨论,问他们从家族企业学到甚么,他们会否向孩子传授我们的价值观,尤其是感恩,这是我们家族十分重视的价值观。 」
陈江和希望透过在各地经营的公司和他创办的基金会回馈社会。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经营及发展环保且可持续的业务,并为弱势社群提供更好的平等教育机会。
让自己的业务和社会更加可持续发展,是陈江和百年事业大计的重要环节。他表示:「当我的子女能在家族企业独当一面,而第三代亦准备好继任时,便是我功成身退的时候。」
“我们的家族办公室在核心业务之上,担当监督角色”
陈江和
教育的力量
陈江和生于印度尼西亚,是一名福建华侨的长子。1966年,时任总统苏哈托的新政府下令关闭当地华人学校,陈江和被迫辍学。这个自学成才的企业家转而从商,于1967年成立首间公司,担任印度尼西亚石油业的承包商,其后创办金鹰,踏足夹板业务。由于陈江和与妻子黄瑞娥(左一及二)年轻时无法完成正规教育,他们于1981年成立陈江和基金会,旨在为儿童提供优质教育,促进机会平等。图为他们支持开办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Besitang的第一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