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拥有创新理念及优秀人才,初创企业要取得成功也绝非易事。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分享了科技园公司如何帮助初创企业,将意念转化为商业上可行的产品及方案。

新晋企业家首先要明白,很多看似无懈可击的构思和势必大受欢迎的产品,在现实世界大多却无疾而终。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他们能否清楚理解商业世界的运作方式,并愿意在关键时刻听取务实意见。
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表示,成功的企业家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好构思。他说:「所有初创企业都不只是一个意念或一项技术,均需要人才作后盾,资金和商业应用亦是不可或缺。」科技园公司的任务是提供一个蓬勃的生态圈,进一步支持创新企业,并促进创科发展。黄克强说:「香港有不少顶尖优秀的大学,很多研发工作均是在实验室进行;我们的角色则是推动这些意念『落地』及商品化,让创新者实现他们的梦想。」
成败之差
科技园公司推行一系列创业培育计划,以全面支持初创企业的不同需求。这些计划着重研发崭新技术、突破性的业务模式及生物医疗领域。参与计划的初创公司将能获得各样支持,如产品开发、寻找工作空间、交流活动、资金申请等,更甚至有机会获得巨额资助。
黄克强指出,计划主要目标之一是助培育公司的科研成果「落地」应用,确保创办人了解企业架构、知道如何寻找投资者,以及洞悉消费者的需求。要认可及接纳申请公司提出的产品或概念,首先要全面审视潜在的法规问题、认清目标市场及行业应用,并深入评估进入市场、推广、订价及售后服务计划。
他说:「我们经常建议初创公司,即使他们已经具备发展大计,但仍需稳中求变。无论其本身的业务计划是否完备,我们都会建议他们审视管理模式,并考虑在发展路上是否需要及时调整,这些都是成败关键。有些人或许会坚持己见,然而谦卑也是步向成功的一大要素,应积极接受新想法及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些计划已渐见成效。目前,有超过320家公司参与创业培育计划,约650名「毕业生」中,不少已逐渐扩展其业务,崭露头角。人才方面,现时科学园内的工作人口有近13,000,其中约9,000人参与研发工作。在科学园内的760间公司中,有70间是由科大校友成立,他们代表了由师生主导的常规项目,并以实现长期营运为目标。
他续说:「约有六至七成的初创企业来自大学。一般而言,以科学或技术研发为本的团队便可联系我们。他们的申请一旦获接纳,便须通过营运目标评估,提交未来二至四年在集资或企业发展方面的里程和目标。我们的团队将每隔两个月检视他们。然而我们不是股东,而是像导师般积极引领初创企业,助他们迈向正确方向。」
科技园公司收到的计划书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根据「共享经济」原则开创的创新商业模式,然而通常难以作出准确评估;二是针对应用程序、电子产品或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科技构思,一般需进一步的研发工作;三是生物科技相关的项目,如DNA排序、诊断学以至干细胞的突破性研发,这些项目涉及较高风险、监管审批及实验室工作,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
黄克强表示,日后可能会较着重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但相同的核心原则仍然适用。他说:「我们不是银行,因此初创企业必须有启动资金,你必须找到信任你的投资者,说服他们之余,构思行业应用才是最终考验。」
力求进步
有见及此,科技园公司教导初创企业如何向潜在投资者讲解,吸引他们投资股份或私募股本。初创企业需不断改良或重新创造产品。以芬兰公司Rovio Entertainment的著名游戏「愤怒鸟」为例,据称这款游戏在成功大受欢迎前就足足经历了35次反复修改。
黄克强说:「初创企业虽然在技术研发上少不免遇到困难,但这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募集资金、现金流转、定价分销、寻找市场及商品营销等商业问题。」
他又指:「我亦会建议以合伙形式经营的初创企业,首先应订立股东协议、厘清合作关系,如此才能在无论顺境或逆境时互相支持、合作无间。」

「我们像导师般积极引领初创企业,助他们迈向正确方向。」
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
关于香港科技园公司
- 香港政府于2001年设立的法定机构
- 汇聚超过750家科技公司
- 专注五大重点科技发展群组 — 生物医药科技、电子、绿色科技、信息及通讯科技、物料与精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