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和慈善创投在香港可能仍属新兴领域,而科大工商管理硕士校友冯敬良(Kieran)不但对行业十分熟识,且充满热诚。他担任叶氏家族慈善机构的顾问,作为社会企业与资源之间的桥梁,把创投基金与公益创业者互相连系。

「同理心指理解用户以至所有持份者困难的能力,是公益创业的成功关键。」
叶氏家族慈善机构顾问冯敬良
科大工商管理硕士

Kieran 热爱创业和科技,他表示:「我非常欣赏业界的协作思维、对试验不同方案持开放态度,以及重视领袖能展现的无私特质。」

他对创业改变社会的概念很感兴趣,想以自己的创业经验帮助其他创业者或志同道合的人验证他们的想法和拓展业务,希望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我儿时受传统『捐赠和做义工』的回馈社会方式熏陶。我很高兴能将自己的创业背景和社会影响融入到公益创新这个崭新领域,以解决更重要、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Kieran在科大修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前已取得计算器科学学位,并有商业管理经验。凭借对科技的见解、商业领导才能及使命感,他选择了公益创新作为事业。

科技与创业融合

科技无疑是强大的工具,但许多初创企业和公司在解决商业或社会问题时未能善用科技。Kieran 在公益创新行业发现这个问题,总体上亦观察到这点。

他表示,采用技术对所有类型的机构而言都可能非常昂贵及耗时,建议有意创新的人先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

Kieran 说:「要解决这问题,便要明白用户所需及日常的使用环境,才去找寻方案。例如设计思维能发挥关键作用。」

他建议:「与其将绝大部分资源放在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中,不如将资源分散于几代产品,这样便可了解用户的行为,听取意见,希望解决未来几代产品的设计问题。」

在创业世界中,一切都是精益求精。他补充说,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逐代改良。

耳目一新的经历

Kieran在科大修读了公益创业及慈善创投课程后,决定投身香港新兴的公益创新行业。他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暑假期间,在香港首屈一指的社会企业加速器­­ ─心苗亚洲实习,其后在该课程的四个学期中义务担任助教,再于新世界发展集团的初创孵化公司Eureka Nova工作。

Kieran分享了他对公益创业者所需特质的见解,指出成功的关键在于同理心、坚持、成长思维和沟通技巧。

他表示:「同理心指理解用户以至所有持份者困难的能力,最好有第一手经验。坚持强调不怕失败或愿意接受挑战的重要性,但灵活变通同样重要。」

「成长的思维意味着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洞察力。沟通是重要的,即使有远大的理想,如果不能有效沟通,就无法吸引所需的人才和资源。」

身兼多职培养公益人才

Kieran决心回馈社会和母校科大。他认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工商管理硕士学生有助培养他的领导持质,让他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更有效地与人沟通。Kieran现为科大评议会委员,负责促进科大和各届校友的交流。

他还担任「 启发社创思维 - Nurturing Social Minds」的校友会主席 。该校友组织为200多名公益创业课程的旧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掌握该领域的发展,并为各自分享所属公司的公益活动,这亦是Kieran推动回馈社会的另一个平台。

Techstars Startupweekend创业活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创业周末)吸引超过55个城市参与,Kieran向参与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