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将会为香港的金融业在创新产品和方案提供庞大的机遇。」
简吴秋玉,中信银行(国际)董事、替任行政总裁

中信银行(国际)董事、替任行政总裁及个人及商务银行业务总监简吴秋玉,相信金融科技将会彻底改变零售银行服务的模式。「未来的零售银行服务,将会融入客户的日常生活中。」

香港虽然已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但简太认为,香港必须发展创新科技,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因此,她乐见近期例如由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系统将跨银行与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链接一起,让用户转账变得更直接简便,而收款人亦可实时收到款项。

然而,前路仍充满挑战。「人才短缺的问题越见严重。此外,推动创新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提升网络安全及监管法则,当中涉及巨大的投资。」简太说。

准备未来

简太指出,中信银行(国际)深信,在金融科技上作合适的投资,对该行的长远发展及扩充十分重要。「我们相信金融科技会为我们的技术基础架构、用户体验、目标市场定位等方面带来重大的改变。」

在消费者充满选择的年代,中信银行(国际)致力透过高科技方案去保护及扩大其客户群,及突破传统银行物理网点的局限性,以更快的速度吸纳新客户。

「我们银行服务的业务规划策略,是以解决客户当前痛点为前题,再找出最合适的科技方案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她解释说。

去年,中信银行(国际)推出旗舰流动程序「inMotion动感银行」,当中突破性的服务之一,就是首间银行为港人提供遥距开户服务。「我们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去辨识香港身份证上的数据,并验证真伪,用家更可透过实时自拍作脸部识别及完成活体检测。此外,我们会实时进行打击洗钱的活动审查,令用家能随时随地开户,而不需亲身到分行办理手续。」

她补充说,该行亦在其他领域作策略性投资,为新兴的虚拟银行业务即将带来的竞争作充足准备。

除了加强其零售银行业务的科技发展外,中信银行(国际)认为合规科技(RegTech)有助银行简化程序及降低成本。此外,区块链的应用 - 如开户及户口管理的程序,将为商业及企业银行业务带来新的机遇。

科技创造银行未来

简太认为,对银行业影响深远的新兴科技可分为「ABCD」: 人工智能(AI)、生物认证技术

(Biometrics)、云端(Cloud)及大数据([Big] Data)。

「将『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结合到银行业务上,能节省时间及成本,因为自动化能快速处理大量重复的工序,例如户口开立、打撃洗钱活动审查及用户验收测试等。」她说。

在传统银行服务中,客户需要亲身到分行办理如签名及密码输入等手续以完成认证。在数码年代,成熟的生物认证技术能大幅提升客户在电子渠道的体验。「在注册服务后,客户不用再死记及输入多个用户名称及密码,便能轻松使用流动银行服务。」

云端运算为业界提供了很多节省成本的系统建设以供选择。「但在完全应用该种技术时,我们要认真考虑及处理不同因素例如数据保安、监管及控制等。」简太说。

有效率地收集及应用数据是商业营运重要的成功要素,而精密且有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继而推出切合所需之新产品及服务。此外,我们可利用数据去调整风险接受程度及提升我们监控欺诈行为的效率。

紧机遇

简太认为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需要一套良好的监管架构、善于培育及广纳人才的学术界及业界、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基建项目及金融机构自身的不断创新尝试。故此,她认为大湾区的发展,将会为香港的金融业带来无限机遇。

身兼科大校董会成员的简太建议,香港的教育界需要培育不只是拥有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STEM)知识的专才,未来的领袖还需具备的基因,包括「ABCD」- 上进心(Ambition)、信念(Belief)、创意(Creativity) 及决心(Determination)。「所有学生应多与业界合作,学习香港以外不同业务的最佳实务范例。」她说。

「在创建『未来银行服务』的路途上,我们透过全球管理教育联盟(CEMS) 与科大合作。」CEMS是全球领先商学院及在业界具领导地位的跨国企业的联盟,而中信银行(国际)促进的互联网银行及数码转型课题硏究已经在进行中。然而这只是起步阶段: 「未来将有更多合作机会。」简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