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相对较高,却也是世上贫富悬殊数一数二的地方。在720万人口中,大约130万人生活贫困,其中包括不少儿童及长者。科大商学院开办的「公益创业及慈善投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机会,运用所学技能,帮助社企订立发展计划或创新方案,并针对本地社会问题为社企筹集资金。
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毕业生谭晓怡 (Rachel)及黄颂谋 (Julian),是修读「公益创业及慈善投资」课程小组七位成员中的两位,小组与长屋设计合作
「公益创业及慈善投资」课程(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Venture Philanthropy)包括课堂讲学、个案研究、嘉宾分享,以及参与本地具规模社企的项目。学生组成跨学科队伍,与社会事业伙伴机构合作,协助他们制订业务计划,藉此推动企业发展、筹措资金及提出改善方案。
学期终结时,叶氏家族慈善机构拨出港币250,000元的资金予其中一家与学生队伍合作的社企伙伴。遴选结果于拨款委员会会议上决定,由专业的评审团队及一众学生自行投票,选出方案最具说服力的队伍。评核标准有五个:理念、市场成熟度、团队架构、影响及可持续性。
任教这个课程的Marie Rosencrantz教授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企业在解决国际及本地逼切问题时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并且在与社企机构共事的过程中,培养实用的咨询技巧。她阐释道:「学生将透过分析合作社企的社会价值主张及业务模式,学习以慈善投资者的角度思考;以及在与机构合作的过程中,懂得如何提供宝贵协助。」
承蒙叶氏家族慈善机构支持,科大商学院于2013年已开办「公益创业及慈善投资」课程。Rosencrantz教授认为这项合作难能可贵,「我们非常感激叶氏家族慈善机构及香港政府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社创基金),对我们的学生和其他社企伙伴的慷慨支持。」
胜出团队
2017年春季,长屋设计(Longevity Design House)赢得拨款。有感长者年纪渐大,行动不便,这家社企希望改善香港长者的家居,令老年人能够安全、舒适地在家养老。项目其中一例,就是拆去浴缸改为淋浴间。
时正就读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黄颂谋(Julian)及谭晓怡(Rachel),是修读「公益创业及慈善投资」课程小组七位成员中的两位,小组与长屋设计合作。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仔细了解长屋设计所面对的挑战、机会及其企业架构,」Rachel解释道:「我们只有三个月来完成这项目,无法处理所有细节,所以我们缩窄范围,找出能最提供帮助的范畴。」
创建业务模式
Julian指出,他的队伍经历了三个阶段才得以完成投资方案。首先是分析问题,然后是创建一套独特的业务模式,让长屋设计甚至能够接触那些无法负担他们服务的人。「我们尝试设计出一套模式,不但服务富人,而是让公共房屋的居民同样受惠。我们的理念,其实是运用从富人身上赚取的利润,来资助对穷人的服务。」
最后,队伍拜访了部分长者,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改良制定的模式。「我们一同努力,为长屋设计制定了优秀的方案,协助他们实现理想。」
运用资金
长屋设计共同创办人雷炜程(Lawrence)指出,叶氏家族慈善机构拨出的港币250,000元资金,加上学生队伍的努力,香港多位长者已经受惠。承蒙这些支持,他的机构亦为不少贫困户提供免费职业治疗服务。
「此外,我们还与职业治疗师合作,制订家居评估清单,并训练内部员工处理轻伤个案。现在,我们也能派出员工,为长者评估家居状况。」
胜出课程比赛后,长屋设计另获李嘉诚基金会额外资助港币3百万元,在十二个月内改善长者家居的质素及安全标准。
「感谢科大学生队伍的努力,我们成功进行市场调查,并且收集到医疗数据,以确定改装家居所带来的影响,」Lawrence表示:「同学们还提供了很好的业务计划模板,供我们日后筹集资金时参考。」
科大后的影响
「公益创业及慈善投资」的学生对参与社会公益的热诚, 并无因为毕业就消减。Julian现正协助一家美国社企,Rachel及另外两名校友则在叶氏家族慈善机构的支持下,成立了培育社会思维校友会(Nurturing Social Minds Alumni Association,简称NSM)。
「我们现正进行一个公益顾问项目,这个项目获得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支持,毕马威的合伙人和顾问与我们课程校友紧密合作,」Rachel解释道:「这个项目旨在运用咨询技巧及社会创新知识,协助社企解决困难,并为日后扩展业务时遇到的不同情况做好准备。」
承蒙叶氏家族慈善机构慷慨解囊,这个别具意义的课程才得以成功开办
长屋设计帮助长者改善家居环境,确保他们居所安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