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商学院、本地政府官员及高级行政人员齐聚一堂,讨论科技对未来教学模式的影响
科大商学院以主办机构的身份,于 5月底邀请亚太商学院联会(AAPBS)的成员参与一场富启发性的研讨会,主题为「科技对未来工作的影响」。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各成员学院探讨了影响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就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提出见解。
科大商学院院长兼亚太商学院联会会长谭嘉因教授欢迎一众与会者,并简介联会的历史和目标,以及是次研讨会的目标。亚太商学院联会于2004年成立,现有逾140家成员机构。
谭嘉因教授表示:「亚太商学院联会的使命是建立一个平台,供区内商学院互相交流合作。」他亦指,对商学院而言, 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毕业生具备所需的核心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香港发展智慧城市的展望
该会议的主讲嘉宾为前任香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先生,他向各国与会人士介绍香港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培育「智慧人才」、发展「智慧经济」的愿景。
香港具备强大稳健的信息及通讯科技基建设施,令本港得以成为区内枢纽。有见及此,政府致力推动多项政策措施,着力于科技及创新。从小学开始,教育将以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合称STEM)及STEAM(在STEM的四大范畴外加上艺术) 为核心,并让学生掌握各行各业所需的数码技术。
带动创新
政府建立香港科技园公司 ,希望将本港打造为发展创新科技的枢纽。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先生在会议中发表主题演讲,认为香港未来的经济不能单靠服务业。
黄先生指,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有93%来自服务业,建造业占5%,而制造业不到2%。服务业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本港需要多元的经济发展。在创意产业方面,本港虽有相关的大学、商业机构及基础设施,却缺乏产量。
香港科技园公司自2001年成立之初,已有542间初创企业完成培育计划,目前409间仍在营运,当中有4间企业于香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上市。这些培育公司筹募的资金在2016/17至2017/18年间录得六倍的增幅。
有香港及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及落马洲河套区创新及科技园等大型新项目的推出,黄先生对本港前景十分乐观。
科技的美好未来
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总干事兼首席执行官Eric Cornuel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探讨科技、商学院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他亲见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负面影响,包括不公平现象日益加剧,以及健康及私隐问题。
发展科技的风险为令社会压力过大、大规模失业,以及导致各年龄层的市民感到失望和愤怒。为避免这些后果,Eric Cornuel教授建议各商学院重新调整研究工作的方向,着重透过研究成果履行社会责任。
该会议的第三位主讲嘉宾为国际商业机器(IBM)中国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已倡先生,讲题为「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商业及工作」。魏先生根据IBM的研究项目结果及从公司与企业客户合作关系中的观察所得,深信人力或机器的未来并非此消彼长。他认为科技能提升人的创意,并认为未来的工作将以人类智慧为主,人工智能为辅。
除了上述三位主讲嘉宾外,会议共云集了16位企业领袖、专家讲者和小组讨论主持人。他们与参与者在多轮互动讨论中就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分享看法、讨论学生在未来市场所需的技能,并于教育实践方面交换意见,以解决现实中的挑战。
除了多场演讲及小组讨论外,会上亦有科大商学院及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合办的研究工作坊,为期一天半,参与者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Jason Davis 教授的指导下,探讨多种个案教学法的归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