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合作共赢促发展
尽管中亚市场在国际商界一直鲜有露面,但该地区在未来十至十五年内定会逐步发展,跻身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国家之列。「一带一路」倡议跨越中亚各国,虽说到目前为止不少基建仍处于构思阶段,却已带动该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中亚地区各国之间存在多重相似与相关的联系,但尚未结盟。该地区具有多元化特性,其动向究竟会成为实践该雄心勃勃、横贯大陆计划的助力抑或阻力?
处于文明的十字路口
中亚一直处于文明的十字路口,由古丝绸之路连成一线。该地区的核心部分包括五个1991 年获得独立的前苏联国家:哈萨克斯坦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此等国家从未承认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边界,故此成为领土及水域争端以及种族间冲突的主因。地理上,中亚处于富庶的大欧亚大陆中间,邻近不断发展的土耳其、对外开放的伊朗、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中国、加速发展的印度、战事不断的叙利亚及具领导地位的俄罗斯。
中亚的多元化与动态活力
倘现代中亚是一个完整的新兴经济体,占地就与南非相若,然而其增长速度更快,不论在人口增长及经济增长上亦然。这比较可更清晰地理解该地区在新兴市场中的重要性,但考虑其他情况后,如此概括的说法恐会造成误解。
中亚国家代表不同的经济体系。哈萨克斯坦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等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过去二十年中获得高油价带来的丰厚回报。不太富裕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则不得不更倚重前苏联的工业遗产及农业潜力。此等国家大量公民在国外工作,主要在俄罗斯,然后汇款回国,而这只是此等国家依赖俄罗斯的许多方式之一,直至最近他们开始较倚赖中国。同时,数码技术被视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新经济契机:内陆国家机会不多,别无他选。
政治模式亦差异很大。吉尔吉斯斯坦常被西方视为该地区唯一的真正民主国家,接下来是保守独裁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斯坦则将强势的独裁领导方式与强调建设及发展人力资本相结合。执政逾二十五年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穆夫最近逝世,象征该前苏联时代的元老人亡政息。无独有偶,与古巴的事态亦有相似之处,意思是说,劳尔.卡斯特罗被认为较斐代尔温和,但实力相差悬殊,却可能更有能力进行逐步自由化改革。
社会的发展可代表卓越文化遗产,以及是否具有人力资源的优势。中亚乃百余种族的家园,拥有30 多种语言,信奉世界上最主要之一的宗教(伊斯兰教)。人口相对较年轻- 年龄中位数不到27 岁,受过良好教育,识字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高等教育在学率高达50%。吉尔吉斯斯坦在构建人力资本方面最积极,中亚美利坚大学建校二十余年,一直在帮助当地青年获得世界一流的教育,哈萨克斯坦斯坦亦不逊色,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向年轻的哈萨克斯坦人提供免费教育。尽管如此,妇女赋权、移民、人才外流及延迟城市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在社会上找不到较好工作的年轻人,他们面临原教旨主义者及ISIS 助推的宗教极端势力及恐怖主义的风险。
此多元化、复杂而充满活力的地区将古代文化及传统与前瞻性愿景结合,正处于从过去过渡至伟大未来之际,一带一路可能有助促进其过渡历程。
一带一路:在中亚的影响力
计划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部及南部走廊均跨越中亚,使其成为投资总额达8,900 亿美元基础设施中相当大份额的受益者。
中亚长期以来极需各种基础建设,包括交通运输、供水及能源系统等。仅建设就为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契机。此外,更重要的是,该等规模的基础设施系统将透过乘数效应产生更多资金,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基础设施需要维修及保养,相邻行业的整个生态系统亦会演变,包括能源、运输、维修与建造、零售、餐饮、酒店、信息科技与电讯、金融、技术与商业服务、保安等的当地中小型企业将可望受惠。
与此同时,这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造价最昂贵、情况最复杂的一个开发项目,而且还在最不确定、最不稳定的地区进行。为了降低成本及实施风险,较明显的硬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得到软性的基础设施与扶持系统的支持,例如投资、贸易与税收调控、技术与环境标准、套汇与调解方案等。
该地区现只靠唯一软性基础设施与扶持系统机构支持,即透过欧洲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及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协作作。由于此等组织最初并非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设,因此在互相磨合与适应方面仍有待发展。
虽并不是一帆风顺,但绝对是最有效的前进方向。对于此种规模与期限的项目,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能增加透明度及巩固合作关系的任何方法都是值得各方加倍努力。
文: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新兴市场研究所(IEMS)
Alexey Kalinin
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IEMS所长
Gaukhar Nurgalieva
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IEMS
欧亚研究所主管
Oleg Remyga
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IEMS
中国研究所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