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为学生提供忙里偷闲的机会,但两名科大商学院本科生张轩棋(Kelly)及李葆茵(Angel)却争取学习机会,选择参与一项既能发挥所长,又饶富意义的「学习活动」,实现对社会的贡献与关怀。

由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丶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及希慎兴业有限公司合办的「希望企划─希慎少数族裔青年社企比赛」属科大商学院其中一个带学分的「社会责任项目」本科课程。该项目由2008年起开办,多年来获希慎赞助及作活动顾问,而拥有丰富社会服务经验的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一直为课程的社企夥伴。

今年Kelly 及Angel联同其他四名商学院同学报读课程,获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安排担任六队少数族裔中学生的导师,各队需就自己提出的社企项目制定可行商业计划。所有建议项目均需以少数族裔为服务对象,各队提出了包括文化和环保推广丶职业培训丶膳食服务等主题项目。

[img]/files/Content/Uploads/FOX_2511-e4c1b681-bfae-428a-ad61-e5418eff0e84.JPG[/img][img]/files/Content/Uploads/20140825_171521-b42902eb-cc92-4227-a3d3-2368551aec46.jpg[/img]

在开展辅导工作前,参与的科大同学先要接受一连串由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设计的导师培训活动,让各人认识社企概念和少数族裔文化特色,以及青少年的培训和辅导技巧。

Kelly 及Angel负责带领的队伍分别以「二手书回收」及「手工艺教授」为项目主题。她们详细审阅学生的建议後,发现当中有不少「瑕疵」。

Kelly表示:「我对建议项目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及可持续性有保留,但队员对自己的项目充满自信,因此我需花点心思,避免直接提出有机会打击士气的问题,而是透过一些可令他们有机会反思的问题,鼓励各人尽力解释或改善项目的不足之处。」

这策略令Kelly 与队员建立更佳默契。除获得辅导青少年的实际经验外,她在课中亦得到一些新的体会,包括学懂尊重不同族裔的文化及团队间的多元意见,例如认识在少数族裔间营商时族群关系的重要性。

另一位科大生Angel 则采取另一种策略带领团队。她负责的队伍争胜心强,但时间把握和决策方面则稍有不足。

Angel 表示:「我倾向采用较严厉的方式,清楚厘定在活动中导师与学员的角色和责任,并要求他们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某些工作。」

Angel 和Kelly除为自己的队伍提供辅导服务外,更与学员一起参与在科大校园举办的实用创业培训,一起学习撰写业务计划丶演说技巧丶市场及品牌推广,以及创业所需资源等,以备各队迎战课程最後阶段的习作 ─ 透过比赛解释他们的社企计划。

Angel 的队伍凭可行的建议计划及熟练的演说技巧,夺得比赛冠军及三万港元现金奖。Angel对队伍出色的表现感到欣喜,但认为所有参与活动的科大同学都是「赢家」─ 课程令他们有机会应用所学的顾问和管理技巧丶认识社企运作及少数族裔的特色。

科大商学院一直积极透过丰富的学习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各界丶关心社区及贡献所长。Angel 和 Kelly深信她们已成功透过活动,令一批中学生更了解知识的力量丶更重视高等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