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普罗大众思维,是营商成功秘诀之一。掌握大众对不同资讯和市场状况的反应,是决策过程的重要一环,不单有助企业推动业务增长,对更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也有禆益。
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可从研究工作中获得之满足感,价值不下於宝贵的研究成果;然而,若要引起其他人对研究的共呜,研究人员需要运用其经验丶毅力以及精湛的研究技巧,彰显其研究项目之真实及应用性。
[img]/files/Content/Uploads/c1-9bef287c-0a6b-49a4-a0cd-67f00bc9a82f.jpg[/img]
香港科大商学院市场学讲座教授丶刘銮雄慈善基金商学教授石豁达(Jaideep Sengupta)专门研究消费者行为学,尤其是消费者心理学。石豁达 教授对这方面的研究充满热诚和使命感。他表示:「我一直醉心研究消费者思维,希望了解大众对不同资讯作出某种反应的原因和原则,尤其是我们如何应对想要影响我们的人……我研究当中的成功或失败因素,分析背後原因。在研究过程中,我观察到一些看似违反人类直觉的现象,乍看之下似乎令人难以索解,但这些疑团却成为了推动我继续研究的动力,我的主要工作正是要解释一些出人意表的现象。」
石豁达教授的研究工作往往不单只是由他一人构思出来。石豁达教授表示:「其中一些构思来自我在科大的一些优秀博士生。我往往被这些博士生的想法所吸引,然後与他们一起研究。」
石豁达教授其中一个近期的研究项目是关於大众如何回应别人的阿谀奉承。我们一般认为奉承赞美应该难以奏效,过去的研究结果亦显示大众能够看穿奉承之词。然而这种假意奉承方式一直历久不衰,究竟原因何在?
当时石豁达教授与现於荷兰蒂尔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博士生陈苡羚决心探索个中原因。他们研究发现奉承赞美会触发两种不同反应:受众首先产生一个较为合理的反应,知道对方意图影响或摆布自己;然後产生一个较不理性但更较为人性化的反应,就是欣然接受对方的赞美。石豁达教授和陈苡羚发现第二个反应会自然产生。
石豁达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透过研究了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第一个反应是理性而负面;第二个反应则是较正面,自然产生而且处於个人意识之外。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之处,就是这个自然产生的正面反应能够推动受众往後的行为。」石豁达教授和陈苡羚发现,虽然商店内的顾客能够看穿推销员的意图,但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些阿谀奉承而在数日後折返购买有关产品。
这项研究显然对各类市场推广有重要启示,尤其适用於销售环境,甚至管理及其他涉及人际技能的领域;但对於现已担任助理教授的陈陈苡羚博士来说,进行这次研究时学到对研究工作需有严谨的态度,这领悟与研究结果的实际价值同样重要。她表示:「这次研究启发了我的批判思维。石豁达教授一直强调我们在研究时要应用深层次分析逻辑。作为从事高水平研究的工作者,我们必须有能力在面对其他人的质疑时捍卫自己的研究。」她补充,在蒂尔堡大学的学生亦对其研究成果产生了浓厚兴趣。
石豁达教授另一项与社会大众有直接关系的研究课题,就是探索我们如何抵抗诱惑,尤其是美味可口但有损健康的零食。体重超标已成为不少较发展国家人民要面对之共同问题,其中一个主要成因是我们面对美食时无法自制。石豁达教授研究探讨多种有助我们增强自制能力的技巧,其中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秘诀,就是回想自己上次受不住美食诱惑的情景。此举有助我们克服眼前美食的引诱,因为这些回忆令大家感到以往已满足了自己的「享受目标」。
石豁达教授亦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概念──不断克制自己未必是最好方法!现时石豁达教授正与其博士生陈方圆携手进行一项研究,发现「偶尔放纵自己」或许是较明智的做法。是项研究发现,若受众能够减轻放纵食欲所带来的罪恶感,例如所享用的朱古力甜品是朋友送赠而非自己购买,那麽这些行为带来的乐趣可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从而令人精神振奋,继而引发其他正面效应:是次研究对象因为这些低罪恶感的放纵行为而令创意显着提升,在创意测试中表现比较理想,而且亦更有效抗拒其他诱惑。
虽然石豁达教授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未必是为了要直接应用於商业社会,但看见自己的研究结果能得以应用,无疑值得十分高兴。石豁达教授有另一个与商界丶政府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有密切关联的研究项目,就是研究受众根据病徵自我评估健康风险的现象。研究与当年仍是博士生的严登峰一起进行。现时严登峰已成为圣安东尼奥德州大学助理教授。
石豁达及严登峰探讨人们为何时常过度忧虑自己的健康状况,但评估其他人的状况时却较为客观。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负面肯定 (self-negativity)。根据他们的发现,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就是解构这种自我负面肯定的关键。石豁达教授指出:「解释水平理论认为当我们进行自我评估时,主要着眼於自己掌握的具体资讯,但会忽略较为抽象的讯息。在评估健康状况的处境中,我们拥有的具体资讯就是各种病症的徵状,但一般人患上这些病症的染病率却属於被忽略的抽象信息。」
比方,发烧及头痛都是一般流感的症状,同时也是猪流感的病徵,两者分别是人类感染猪流感的可能性远低於普通流感。然而,当人们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时,往往会忽略猪流感染病率较低的资讯,因此当一个人出现普通流感的症状时,便会杞人忧天地想像自己染上猪流感,原因是他们单单着眼於病徵,完全忽略了猪流感染病率较低的事实。这种自我否定或会导致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更不消说会增加健康成本。
这项研究结果明显与医疗服务供应以及降低成本息息相关。他们与多位医生分享有关研究成果,获得正面回应。这次研究确认了患者接受医生诊断的好处,远胜於他们错误地自行评估病情。由真正医生进行诊断而不是自行搜寻Google了解病情,可带来许多优点,不单因为医生拥有专业知识,而且医生比我们的自我评估更客观,在诊断时会同时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有关病症的染病率,而不会单单着眼於病徵,就如我们评估别人病情时一样客观。
回顾在科大修业的日子,严教授表示:「石豁达教授对研究工作满腔热诚,喜欢寻根究底探索真相。这股热诚有很强的感染力。他向我们教授了许多优良的研究技巧,例如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及在讨论其他人的研究时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不要只懂直斥其非。」此举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通过讨论丶提出恰当问题及交流经验,让学生获得所需的思考工具,从而培养他们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
严教授认为科大商学院极之着重研究。他表示:「该校国际化的教授团队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席学者,对扩阔研究视野十分重要,跨学系的课程也是不可或缺,这种文化令我获益良多。」
自1996年开始在科大任教的石豁达教授,与当年为其博士学生的陈苡羚及严登峰现已成为朋友,并且继续携手合作进行研究工作。
石豁达教授认为赞美别人能够产生良好功效,并给未来企业管理层一点建议:「不要吝於提出正面回应!」